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君。
陛下如今必然是已經有了打算,只是暫時不能說。
同時。
今晚這次進宮雖然隱秘,但勢必也會傳進一些人的耳朵里。
而他要做的便是裝出一副失意的樣子暫時麻痹眾人。
雖說張維賢正如同看不透陛下表情般,同樣看不透陛下接下來要怎么做。
但這種小事,他還是辦的好的。
得到了吩咐,張維賢也不再多留,跪地和朱由檢告辭后,他便被人帶出宮外。
張維賢離開后,王承恩湊了過來:“陛下,明日是否要上早朝?”
“不用,明日將三年內有關遼東戰事的奏折全部找來。”
對于朱由檢來說,目前在他心中優先級較高的兩件事,一個是陜西地區的災情與民變,一個便是遼東戰事。
因為這兩個地方離他都比較遠,他暫時還沒法直接將皇權的大手伸到那邊去。
相比之下。
張維賢眼中最為關鍵京營改革之事,倒顯得是無足輕重了。
“奴婢遵旨。”
吩咐完后,朱由檢在乾清宮內兩百名近衛的保護下沉沉睡去。
翌日。
睡醒之后,朱由檢先是在演武場上騎射一番,接著用完早膳后,便開始查閱起有關遼東戰報的奏折。
一連翻閱了幾十篇都是有關大明慘敗的奏折后,朱由檢倒也沒感到意外。
王朝末年,打輸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很快。
一封在一眾戰敗奏折中較為扎眼的奏折出現在朱由檢眼中。
這封奏折的內容是“寧遠大捷”。
這場大捷的主戰官名為袁崇煥。
從這封奏折看去,袁崇煥似乎是個可用之才。
但朱由檢并未因此產生任何情緒波動。
他再清楚不過戰報這東西,有個最大的作用就是騙人。
輸了的必定有所隱瞞,贏了的必定有所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