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無他。
勛貴與國同戚,而土木堡之變的先例就還擺在眼前,他的先祖張輔可就是死在了那場戰爭之中。
如今遼東戰事連連失利,后金的威脅一天比一天膨脹,連紫禁城里最重要的京營都變得千瘡百孔了!
他必須要站出來做些什么改變這令人絕望的局面了。
可現在的新皇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張維賢原先的設想中。
新皇初登大位,正是熱血之時,必會勵精圖治。
而自己只需要和新皇陳明當前的利害關系,新皇必會鼎力支持自己改革。
但陛下一聲聲“日后再議”,卻讓張維賢變得猶豫起來。
陛下他是想對一切朝政不管不問嗎?!
張維賢偷偷看向龍椅上的年輕人,試圖從他的表情上尋找到什么蛛絲馬跡。
可從早朝開始到現在,他發現自己竟沒能捕捉到一絲有用的線索。
而看上去沒有任何表情的年輕新皇,竟隱隱散發出一種噬人的壓迫感來。
張維賢不由得吞了口唾沫。
心中掙扎片刻后,他決定還是堅持自己最開始的那個想法。
在鴻臚寺官員唱報到他的名字后。
張維賢站了出來。
“臣張維賢,有京營要事相奏!”
聽見京營二字,所有文武百官皆是精神一振。
京營、衛所
有些東西可是提都不能提的禁忌之物。
官員前列幾名須發皆白的老者,則是看著張維賢的背影瞇了瞇眼睛。
而朱由檢依然端坐于龍椅之上,沒有出現一絲波動。
“京營額兵十二萬有奇,然堪戰者不及兩萬!”
“”
“”
朝堂之上。
張維賢一條條訴說著當今京營的現狀。
令人咂舌的吃空餉、軍官視底層士兵如家奴、軍官隨意虐待士兵、底層士兵數月見不到一分軍餉、士兵逃亡、訓練完全荒廢、戰馬缺失、火器老舊
(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