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沒有在朝堂上與這些官員過招的心思。
在他看來這種行為無異于成年人陪小孩子玩過家家。
政治的基礎是軍事,槍桿子里面出政權。
沒有軍權的政治就是笑話。
難道僅憑所謂縱橫捭闔就能讓敵人敬起法式軍禮嗎?
很快。
禮部尚書來宗道第一個站了出來。
此人乃是靠著魏忠賢爬到禮部尚書的位置,也就是所謂的閹黨。
“臣禮部尚書來宗道,有事相奏!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來宗道的折子主題內容是說先皇駕崩,該著手準備操辦下祭祀典禮的事情了。
朱由檢聽完后,淡淡開口:“此事日后再議。”
來宗道、文武百官:?
他們想象過新皇會有許多種不同的回答,諸如務必要為皇兄的祭祀典禮操辦得當之類的
但您這再議是什么意思?!
來宗道小心翼翼的瞥了眼站在皇帝身邊的魏忠賢魏公公,只見魏公公目不斜視,仿佛一切與自己無關。
見狀,來宗道也不好再說什么,皇帝既然說再議了,那就再議吧。
難不成是剛才自己的折子里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皇上說再議是讓再改善改善?
帶著這份疑惑,來宗道回班到自己所站位置之上。
接著,是工部尚書薛鳳翔站了出來。
“臣工部尚書薛鳳翔,有事相奏”
薛鳳翔身為工部尚書,奏折內容自然是與工事相關。
而目前最要緊的,便是先皇的陵寢修建問題。
薛鳳翔說:各種雜七雜八的事務全加起來,修建陵寢差不多要兩三百萬兩銀子。
薛鳳翔話還沒說完,戶部尚書郭允厚就站出來說沒錢!
國庫連年虧空,戶部最多擠出來五十萬兩銀子去操辦此事。
剩下的需要皇上自己從內帑掏。
就在兩人爭論之時,朱由檢又以再議的名義打斷他們。
文武百官:
修陵墓的事也日后再議那先皇臭了怎么辦?
薛鳳翔雖然錯愕,但皇帝既已開口,那這事也只能日后再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