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5
決不會有錯。那些沒活xia來的,是中毒太深,來得太晚了,救不回來?!?/p>
被救起的鐵衣騎士們恢復了常人的行動和知覺,紛紛表示愿意投降和歸順朝廷。中尉石錫就此請示國師的意見。
國師dao:“他們思鄉,將他們放走?!?/p>
石錫很是詫異。
國師解釋了其中的理由——
“這些人家眷均在連秋上的轄域,即使歸降,他們也未必會死心追隨,本座yu收買人心,便對他們殺不得,但卻又留不得;不如放歸,此乃其一?!?/p>
“連秋上給這些人服shi鐵衣,原本便是要犧牲他們,他們雖然順從之,卻難免不怨之恨之;如今本座將他們放歸,令他們受到朝廷的恩惠,如此一來,連秋上便會認為他們有異心,即使他們歸去,連秋上也不會喜悅,反而疑慮他們?!?/p>
石錫豁然開朗,贊同dao:“連秋上這等沽名釣譽之輩,必會為了民心士氣,雖然疑慮卻不能殺之。這麻煩就甩回給他了。大宗師英明,末將這就差人去辦?!?/p>
石錫走后,國師召集帳xia幾位工于筆墨的文書官,起草招討檄文。
軍帳nei,文房四寶一應俱全,眾文書官皆提筆待命。
國師負手而立,徐徐踱步其中,他低眉沉y,xiong中已有腹稿,便昂首dao: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寧王shenchu1公族之位,而行桀虜之態,用兵自立,污國害民,另立國號,改益州郡為建寧,是為謀反?!?/p>
他念一句,文書官們便跟著寫一句,個個手中運筆如飛。
國師微微停頓,繼續dao:“今奉天zi圣上之命,率長戟百萬,甲騎千群,起而討之。凡當地士卒,無論官職大小,率親族前來投奔者,必當安置。”
——這是要招撫云南當地的士兵,讓他們主動來歸,投降者可免罪不殺,恢復原來產業營生。
國師話鋒一轉,朗run的聲音變得清銳:“得連秋上首者,封千hu侯,賞錢千萬。如律令?!痹捴聊┪?,陡然上揚,鋒芒畢lou。
——這是要討伐逆賊,表明朝廷收復云南,誓懲不臣者之決心。
于民寬容扶持,于篡逆主謀嚴懲不貸,他一松一緊之間,已經定xia招撫和討伐并舉的戰爭決策。
八位文書官分別an照原來字句書寫抄錄檄文,分發至各營將校,在誓師大會上昭告全軍,同時,也派chu使者送去朝廷,并且在當地張榜布告,收買識文斷字的當地人在民眾間廣而告之,大肆宣傳朝廷的招撫政策。
一傳十十傳百,這封招討檄文很快地便傳到建伶城,到達寧王連秋上手中。
寧王連秋上看罷,將書信置于一旁,撥動拇指上的祥云滴翠扳指,沉y不語。
他已非昔日的世zi連秋上,曾經混跡于京師洛陽,以風liu顛倒相迷惑世qg的世zi,早已脫胎換骨,褪去偽裝的舊pang,louchu雍容gao貴的本來面目。他此刻坐在大殿的九龍王座上,正作南中皇gong貴族的打扮,一襲藍白相間的刺繡王袍,toudai寶石抹額,目光幽森冷靜。冬日清涼的光線從gong苑半透明的琉璃天dg上she1ru地面,在他穿著刺繡皂靴的腳邊泛chu犀利的薄光。
從年少ru京成為質zi,到父親死后加冕為王,他一路走來,謹慎而孤獨,如履薄冰。
國相楊素見他不語,接過信箋拆閱,看罷也是眉tou緊皺,遞給后面的官員。那封來自牂牁郡的討賊檄文便在連秋上的臣zi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