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籬聽她描述,夢兒雖然容貌美麗,但與舟舟最相似的還是身形。江籬猜測,舟舟是等到夜深人靜時,人群松懈,她悄悄跳水離開,等到眾人發(fā)現(xiàn)她不見,船已經(jīng)向前行了一段距離。
天未亮,幾名婦人在這附近搜索,恰好遇見過來取水的夢兒,她踩滑青苔不小心摔到水中,衣裳濕透頭發(fā)凌亂,又因天暗,那群人誤將她當成逃脫的舟舟綁上了船,如果動作粗暴將人打暈,夢兒連呼救的聲音都發(fā)不出來。
但畢竟不是同一個人,就算不燃燈,等到天亮,那幾個婦人肯定會發(fā)現(xiàn)自己綁錯了人。就算船已經(jīng)走遠了,她們大老遠將舟舟從京城送到南邊,會這么輕易放過她?
從京城到興陽,船要日夜不停地劃才能在初十之前趕到,她們在趕時間。
江籬立馬想到趕期送貨的“牙婆”,有些人為了謀取高利,會按照主人家的喜好尋貨,趕在約定時間前把人送到,由此獲取豐厚的報酬,假設(shè)期限將至,舟舟中途出逃,她們沒有時間返回尋人,抱著僥幸的心理將夢兒送過去……
事實未必如此,這只是江籬的猜測,其中還有太多不明確的東西,但她仍然氣得渾身發(fā)抖。
江籬深吸一口氣,冷靜地將畫像展開:“你們有沒有見過這些人。”
在此之前,她已問過許多人,無人知道線索,她不指望這對雙胞胎能告訴她什么。
二人盯著畫像看了許久,姐姐搖頭,一直沒出聲的妹妹蹙著眉,猶猶豫豫指著其中一名婦人,怯生生道:“我、我好像見過她。”
江籬愣了愣,立即反應(yīng)過來,她腳下一蹬,一躍從閣樓小窗鉆了進去,抓著對方的手急切地問:“什么時候,在哪里遇見。”
妹妹嚇得呆呆的,緩了許久,才說:“還沒漲水的時候,九……應(yīng)該是十天前,嫂嫂與大家一起聚在村口的老樹下談天,我去喊她回家吃飯。村里的人我都認識,但那次邊上站了個臉生的大娘,起初,我只當她是誰家親戚。”
“我喊嫂嫂回家,嫂嫂不肯走,一定要和別人說完她從前的故事,和剛才那個故事差不多,她說“老先生在水邊撿到一個失憶的姑娘,四體不勤好吃懶做,后來姑娘被城里人買走了,那人瞧她容貌好,要她當小妾”,大家都聽厭了這個故事,只有邊上的陌生大娘聽得入神。”
“我叫嫂嫂回家,大娘把她攔下。”
“大娘說她女兒走丟,她出來尋人。路過此處時覺得嫂嫂口中的姑娘與她女兒很像,問她長什么樣,被發(fā)現(xiàn)時穿什么衣裳,還問她是不是真的失憶。我感覺她提起‘失憶’時神色古怪,好像十分樂意聽到這個消息,可我又覺得她是因為找到女兒線索所以高興。”妹妹停了片刻,又道,“嫂嫂當時的表情也很怪,嫂嫂說大娘找錯了,那個失憶的肯定不是她女兒。大娘問她原因,嫂嫂說她們母女長得不像。”
“大娘說女兒像爹,纏了嫂嫂許久,追問她女兒被哪里來的富商買走。嫂嫂憋住不說,鄉(xiāng)親們都勸嫂嫂幫她一把,嫂嫂最后不情不愿地說‘青禾’。那人道謝過后就走了。”
江籬神色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