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玻璃廠出來,時間已經不早了。
沈衛民帶著趙琪又抓緊去了趟紙廠,領了禮盒再出來,正好趕上回公社的汽車。
沈衛民還能訂到貨,說起來也是投巧,最近這段時間正好各廠要發中秋福利,還有百姓走親訪友,食品廠早早就定做了各種禮盒,毛巾廠和紙廠當然都有不少存貨。其實如果想的話,沈衛民前天過來的時候能直接把貨提走,還是因為他額外加了要求,這才晚了一天。
也幸虧是這樣,當然也就是沈衛民的訂單算少,兩個工廠的訂單差不多都交上貨了,人家才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交付沈衛民的兩百訂單,要不然還不知道要往后排單排多久。
早上出發時,沈衛民和趙琪的心情激動,畢竟這是兩人少有的以未婚夫妻的名義來縣城購置結婚用品。雖然真正到了縣城之后因為這樣或那樣的事情擾亂了腳步,真正辦成的就只有買布一件事情。
不過就算是這樣也沒能影響心情,更甚者現在的心情更加激動,這是種抑制不住的興奮。他們有房子了!出去一趟再回來就解決了人生大事,人生贏家有沒有!
就連沈衛民都壓抑不住內心的狂喜,倒是趙琪還算淡定。除了剛從玻璃廠出來的時候感嘆了那一句之后,就沒再說什么了,盡管到現在還能看出心情很好,到沒有再說什么。
他家姑娘在外面向來端得住!
兩相比較,沈衛民倒是顯得小家子氣了。不過他控制不住,任誰都不能不激動吧?
他們的第一套房就這么到手了,只有看到空間里的產權證明,沈衛民才能感受到實感。
回到沈家溝,沒有給兩人緩沖的時間,就開始忙活。接下來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月餅包油紙,干果和果干分裝。另外還有一部分沒有出鍋。
“不提前裝箱,到省城你自己能忙的過來嗎?”沈秀擔心。
“忙得過來,姐你放心吧,實在不行我臨時找兩個人幫忙也行,這樣才好運輸。”現在的禮盒簡陋,沒有什么承壓力,現
在裝箱,就算是再小心到省城也要損毀幾箱。更重要的占地方,絕對不好運輸。
看弟弟已有規劃,沈秀就沒再說什么。
月餅、堅果、果干、糖水罐頭,被分裝在竹筐里,兩百多份,整整六個大竹筐。沈家一家人一直到周天下午才將將忙完。
沈衛民看著整整齊齊碼好的竹筐,這是他們一家人同心協力忙活整整四天的結果。只是看著就油然而生一種滿足感。之后換成錢,滿足感只會更大。
“你爹借了生產隊的驢車,給你送到西路口去,你確定已經和人說好了?”李招娣還是擔心,雖然兒子現在辦事靠譜了許多,但是要是人車不來,臨時反悔,或者路上出了情況導致老兒子交不了貨怎么辦?
辛辛苦苦好幾天,當然希望做出的東西能成功通過檢測,一份可是八塊錢。這份迫切感甚至沖淡了老兒子明天要被借調到省城的離別情感。
這要是以前,知道老兒子要借調到省機械廠,李招娣頭天晚上肯定就要開始要準備這準備那,唯恐一句話沒說到,老兒子就出差錯。不過現在李招娣更擔心的是這兩百份中秋禮盒能不能平安交付到省城訂貨人手中?也擔心他們農家制作的東西能不能入城里人眼?
要說前面的擔心還合情合理,最后這一點就多余了。張桂花既然親自向沈衛民定禮盒,就證明在以省食品廠為首的各個食品廠的競爭中,他們不管是味道還是質量都占上乘,不然人一個大廠為啥選擇小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