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要說姜萬源還只是一個二流導演,財富估計都進不了京圈前一萬。
有些人有錢,但是不花,他們習慣資源互換,不論是女人還是成就感,各種意義的不花錢。
不花錢,不納稅,想法設法的找漏洞吃紅利,看見什么都要分一杯羹。
就算是花錢,因為坐在塔頂上上,引力小,他們吃的也比拉的多。
財富都聚集在這些人身上了,所以專家們預言的起飛年都過了十年多,也還是沒起飛。
不把問題解決,下下代也飛不起來。
不說農村和小縣城那種不算人的人,只說一線二線城市。
一斤西瓜五六塊錢,已經很多年沒再漲價。
一個普通西瓜的話,隨隨便便就六七十。
一個西瓜,一個人很難吃完,現代人體質差,有時候吃兩三口就吃不下了。
所以西瓜會按照一片一片來賣,五六塊錢買一片西瓜就算是吃到了夏天的味道。
但是一瓶四塊的可樂,可以喝的更爽。
不僅是西瓜,很多人在各類水果和配料上的消費欲望越來越低。
單獨人口帶來的就是這種問題,一家一戶吃不完半個西瓜,也不去吃火鍋酸菜魚等大盆飯菜。
慢慢的,越來越省,欲望也越來越低。
越來越多的餐飲業和瓜果菜農倒霉,鄉下地方一方面賣不出去農產品,一方面又要被漲價的電子產品收割,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去大城市卷。
旅游業就是各地最后的救命手段了,習慣前言不搭后語的頻繁指導也鼓勵地方發展旅游業,甚至是提供無息貸款讓你自己找點活路,別總哭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