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十點多鐘的時候,張日隆送走了一家三口。
接下來的幾天,送禮的人越來越多。
全國多個省份的旅游局在中秋節這一兩天送來了當地特產,月餅多的一間屋子裝不下。
張日隆頭一次覺得自家空間太小了,也越發理解為什么有些財主家里要那么大。
因為不是官員的關系,張日隆可以隨便收禮。
送禮的人多了,就證明了那句話。
有時候真記不住誰送禮了。
燕愛花家也送來了禮物,人沒到,但是郵寄了禮物,算是主動為燕愛青的事情道歉。
王貞卿也送了親手做的月餅,張日隆吃一口就丟了,肉月餅這種東西他欣賞不來。
魔都電臺、銀行、旅游局、上戲、上影、甚至是魔都一中和教育局體育局都給他送了中秋禮物。
“這經濟,不是挺繁榮的嗎?”
張日隆一度覺得外面的經濟已經復蘇了。
光是這么多的禮物就能拉動多少內需和消費啊!
不過再多的錢也是過眼云煙,張日隆吃不完這些東西,喊來了幾個男同學一起拆包,把東西整理好以后分了幾包給他們,其余的郵寄給了幾個熟人。
玩具廠的秘書,姐姐和姐夫,還有李英瓊和都都都送了幾大包。
明星們送的禮物也不少,正如某些人說的那樣,現在國內樂壇已經被張日隆的歌占領了。
禮尚往來這種人情世故是必須的,不管認識還是不認識,只要是知道他位置的明星,多少都送了點禮物。
也有人直接送錢。
這就是業界大拿的地位,盡管年輕,到各種意義上來說都是泰山北斗一樣的成就了。
張日隆很快低調學習,家里也多了幾個千挑萬選出來的干活女仆。
不是正常人想的那種女仆,而是真的那種能干活,能扛起木頭,端的起水缸的德國女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