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此言,
國主意欲給此女取名賀蘭稷,“稷”字,寓五谷之神、豐收之意,亦含“社稷”之義。
這下好了,除了國主、中郎,前朝后宮都很不開心,最為不開心的當屬鳳后及其父家。
鳳后之母在朝任太傅一職,門下學生眾多,自然人人皆上奏折稱,中郎原乃低賤的浣衣奴,未生女便晉封已然破例,再以“稷”字命名,實不該如此。
據傳,當時朝堂針對小皇女取名之事,爭執不下,大有國主若不更改主意,那些號稱是為江山社稷著想的文臣們便要當場一頭撞死在柱上,以死明志。
迫于無奈之下,國主將小皇女取名賀蘭若,寓若木,取自山海經里的一棵神樹,意美好。
但太女自幼便不學無術,時常從學堂逃課、毆打宮人、頂撞師長,功課更是一塌糊涂,在宮內聲名狼藉。反觀四皇女賀蘭若,聰慧伶俐且乖巧懂事,每日雞鳴便起身練武,學習時認真聽講。
——太女和賀蘭若,就是極為典型的“別人家的熊孩子”與“別人家的好孩子”的鮮明對照組。
自此,朝堂對于廢除太女,改立賀蘭若的呼聲越來越高。
太女一黨堅信,要想令太女成功繼承國主之位,就兩條路,要么太女自我反省,痛改前非,浪。女回頭,要么暗中使壞,抹黑她人,不擇手段。
識時務者為俊杰,太女宛如一個扶不起來的阿斗,指望她猶如水中撈月,她們只能選擇后者。
在太后薨逝,宮內舉行喪禮之際,眾皇女需得于靈堂守孝。在半夜,獨留四皇女一人于靈堂內,一侍人驀然闖進,快速解其衣裳,只著中褲。
此時,室外猛地闖入一群護衛,連同護衛長,稱有刺客闖入靈堂。一看四皇女衣衫整齊跪在蒲團上,而有一年輕兒郎赤裸上身伏在她身上。
管你三七二十一,當即就有言論稱“四皇女寂寞空虛冷,不顧皇家禮儀,在靈堂與侍人大行茍且之事。”
流言紛紛,越傳越離譜,國主直接將其派到軍隊里,命其鎮守邊疆。
后太女登上帝位之時,大周來犯,賀蘭若率兵多次擊退敵軍,保家衛國。南詔子民對此極為稱贊,對賀蘭若的擁戴呼聲越來越高,遂有“只知南詔有若,不知國主名誰”之言傳入宮中。
新任國主聽了,這能忍?自然是不能忍。
賀蘭熹蠢笨至極,又極為暴躁易怒,在位之際未行一件好事,壞事卻做了一籮筐。
她聽信小人的諂媚之言,當即就把賀蘭若召回,收回兵符,又令自己的心腹暗中送一杯毒酒至賀蘭若府中,命其喝下,對外則宣稱賀蘭若病死。
游離城城主說到此,微微搖頭,嘆息一聲:“那賀蘭熹并未將賀蘭若葬到皇陵,而是特意選在這哀牢山,將其消息封鎖,故世人并不知。”
聽到此,江鳳纓偏頭,側過去與賀問尋小聲嘀咕:“這也太壞了吧,給人選址還選個這般晦氣的名字。”
賀問尋小雞啄米似地點頭,表示贊同:“對呀,好壞啊!”
皇室貴族選址,極為注重風水,所選皆是綿延山脈,名字皆具吉祥、安寧之意。而哀牢山這山名一聽,即便賀問尋此等對風水一竅不通的外行人,都能明白其選址蘊含多少惡意。
a
href="https:tags_nanqgyouduzhonghtl"
title=""tart="_bnk"","chapter_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