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祈說:“都可以,弄點湯喝吧。”
看著窗外冬初干燥暖陽,突然就想喝點熱湯,當然最好是自己回家煲,慢燉的羊肉蘿卜,很適合這種天氣……
紀寧應聲出了門,袁祈坐在床上,拎起紀寧放下的遙控器重新打開電視。
新聞里還在播放著冀縣山區的救援情況,袁祈從床頭柜上拎過手機,紀寧已經貼心的為他充滿了電。
袁祈打開貼吧,發現自己先前發的那條有關“浡婆族和白山神”的帖子因為新聞的報道已經被沖上了熱搜。
底下紛紛在猜測他是做什么工作的,消息竟然比新聞聯播還要快。
還有人吹他道法高超,是未卜先知的能力。
袁祈還記得,自己發這條信息是在去冀縣的半路上,當時開夜車太累,自己在服務區休息時無聊發出去的。
不過……他的指甲在“未卜先知”四個字上輕輕劃了劃。
四周十分安靜,此時此刻,他總算從醒來后的一片混亂中得到點少許時間來整理思緒。
從睜開眼見到紀寧那一刻,袁祈總覺著哪里不太對。
袁祈記得自己去了冀縣山區,遇到了陳縣長,后來又被引上山頂,認識了那個叫“阿來”的小孩……
再后來他被陳縣長騙進洞中,穿過無數枯骨看見了所謂的祭壇,因為浡婆族人無法靠近,所以他尊重了所有人“作死”的意愿,幫他們毀掉了祭壇。
然后地動山搖,山石塌陷……
諸多種種,他都記得,所有事情發生的也十分符合邏輯,但——
他記得當時自己因為動了“惻隱之心”才會被騙進去。
袁祈身為一個能欺騙本心,從自己帳里囫圇出來的狠人,對自身性格優劣都會毫不留情露骨剖析。
以他對自己的了解,不認為會因為“陳縣長”的只言片語就舍身往死的幫忙炸山洞。
這其實只是自己主觀潛意識里的一點微妙異樣,可不知自己為什么總會掙扎揪著這點不放。
病房內靜悄悄的,窗外麻雀飛過梧桐樹枝頭,袁祈低頭打開已經熄滅的屏幕界面,重新發了條新帖。
【冬天到了,白菜蘿卜打折,出院后屯兩袋。土豆雖然難吃,但適合過冬,買三百塊錢夠吃三個月。】
先前發了菜譜,現在又發了菜價,他寫這些東西毫無專業性和邏輯性,完全將這幾萬人的貼吧當成了備忘錄在使用。
下邊沒多久又開始跟帖,紛紛討論土豆和白菜的最佳吃法。
紀寧沒多久就把飯帶了回來,湯是軟爛的豬蹄湯,還有幾個清淡可口的小青菜。
袁祈醒來后就被投喂了個蘋果,原本并沒有太餓,但飯盒一打開,香味飄出來腸胃就開始不聽話的翻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