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為這樣,那范大儒的名聲怎么會如此響亮?
人家都說,朝堂首輔,鄉野大儒。
就是說范大儒跟作為太子太傅的首輔也能相提并論。
要不是這樣,沈嘉朗一個小孩兒怎么能知道范大儒這號人物?
他咂摸了一下,瞬間就咂摸出味兒來了。
楚博這是覺得自己家是一家子大老粗,怎么能出個讀書人呢。
他不動聲色的掩下心里的不快:“我們也知道范大儒聲名赫赫,只是家中的孩子意志堅定,因此,我便豁出去這張老臉,特意過來問一問。”
楚博倒也沒有再多說,摸了摸自己的胡子便沉聲說:“既然如此,老夫這里倒是有一張帖子,正是范大儒講經的帖子,有了這個帖子,便能去蜀中聽課了,其他的事,老夫便鞭長莫及了。”
有這張帖子,已經是意外之喜了。
戚老侯爺高興的了不得,抑制不住歡喜的站起身誠懇的跟楚博道謝。
楚博笑著搖了搖頭:“這也是我一個學生送來的,只可惜我事務繁忙,家中的孩子們也都不合適,反正留著也是留著。”
這話當然只是虛詞了。
范大儒的課,多少人排著隊等著去的?
難道楚家就真的挑不出合適的人去?
無非就是故意這么說,做一個戚家的人情罷了。
戚老侯爺心知肚明,回家將帖子給戚元,嘆氣說:“說起來,真是托你的福了元姐兒。”
他以前最討厭跟這些文臣打交道了。
主要是這些文臣一個個的面上做的禮數比誰都足,實際上卻一個個的眼睛都長在頭頂上。
這一次楚博這么給臉面,戚老侯爺才不會覺得自己的面子真的有那么大。
他事后一琢磨就明白了。
這一次成國公府的事兒,戚元在其中可是不可忽略的人物。
尤其是蕭云庭對戚元的重視,更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到。
楚博能當上首輔,那是人精中的人精。
這種順手的人情,當然是能做就做了。
戚元淡淡的笑了笑,將帖子放在桌上,正要說話,白芷便緊張的從外頭掀了簾子進來,惶恐不安的看著她:“姑娘,六斤來了!”
六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