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沐本以為大年初四就能見到沈之越,結果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改變了一切。
這次意外是全世界人民一起經歷的,沒有人做好心理準備,只除了意外的制造者。
而毫不知情的老百姓們,也只能迎難而上,順勢而為。
那是一個對大多數人來說非常陌生的新名詞——新冠疫情。
它來勢洶洶,阻隔了很多人的聯系,其中也包括也葉沐和沈之越。
沈之越回老家后不久,消息就爆發了,所有人都處于驚嚇和恐慌之中,“消化能力”比較強的,已經第一時間在網上瘋搶口罩和其他物資。
葉沐也是一樣,她搶了一些口罩,還給葉之鳴、沈韻買了一批,她檢查了自己小套房里的食物,幸好還有一箱泡面。
葉之鳴和沈韻也來了消息說,讓她注意防護,盡量不要出門。
這個春節,將是葉沐第一個自己度過的春節。
今年的春節注定與眾不同,整個節日都籠罩在恐慌和焦慮的氛圍當中,網上突然涌出很多無處發泄的人,他們不知如何消化洶涌而來的負面情緒,就只能用怒吼和互相攻擊的方式。
一開始,葉沐幾乎整天都泡在網上,她沒有心思看電影,更不想玩游戲和看小黃書,她已經被未知的恐懼情緒包圍了,她還在掙扎,而且一邊看著網上的各種確診和死亡數字,除了覺得無力之外,也想為正在發生“災難”,處于水深火熱的人們做點什么。
葉沐參與了幾個捐款,還試圖購買口罩寄到那邊的醫院,然而鋪天蓋地的負面消息,很快就沖垮了大家的情緒,謾罵聲越來越高。
除此之外,能讓葉沐感覺到好受點的,也就是和沈之越的聯系了。
他們每天都會視頻一個小時,除了報平安之外,沈之越比她經歷多,見識多,也比她更會處理負面情緒,他會安慰她,會告訴她許多人生道理。
他說,世界原本就是如此,也一直都是如此,早在一百年前,就發生過比現在更可怕的災難。
他說,我們是幸福的,所以當意外和不幸到來時,我們缺乏基本的應對能力,然而這對于那些生活在不幸中的人,以及生存在大自然中的動物來說,“意外”才是常態。
是啊,或許憤怒,就是因為除了發泄情緒,就再也沒有別的辦法,于是只能發泄。被卷進來的每個人,都想盡快解決問題,但在解決之前,首先是要先面對。
葉沐就安靜地聽著,似乎那一個小時對她來說,就是一場治愈之旅。
她不知道這樣絕望的情緒,沈之越在經歷母親的生病和離開時,是否也是類似的心情,她只知道這像極了書里常常描述的ptsd,而這一次是集體性的,大家都處于被害者的身份,大家都患上了創傷后遺癥。
葉沐和所有人一樣,都希望這場災難盡快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