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刻意雕琢的
“天才人設”,是她站在舞臺上,開口的瞬間,所有人都得承認:這是老天爺追著喂飯吃,還生怕她吃不飽。
“李哥,樂評人老周剛發的長文,標題直接叫《上帝給樂壇開了扇天窗,讓遲叛把光潑了進來》。”陳禮舉著平板沖進來,屏幕上的文字密密麻麻,他說遲叛的《燎原》寫成了匕首,每個字都帶著西北風沙的棱角,卻能在副歌突然轉成絲綢般的氣音,這種矛盾的精密感,是科班十年都練不出來的天才直覺。
李興嶸還沒來得及回應,手機又彈出新提示:遲叛當年出道首張專輯《野火》在音樂平臺的單日播放量突破4200萬,其中《燎原》的播放量24小時內翻了五倍,評論區從原本的8萬條沖到9999+,熱評第一是條凌晨三點發的留言:“終于知道為什么樂評人說她是‘樂壇救星’了,這嗓子里裝著整個西北的風,寫的旋律能鉆進骨頭縫里。”
走廊盡頭的化妝間里,遲叛剛把紅色皮衣換成黑色連帽衫,正對著鏡子摘耳返。鏡中的人眼下泛著青黑,卻掩不住眼底的亮——是她的才華歷經著時間,被千萬人接住時,磨礪出的灼光。她隨手點開音樂軟件,首頁推薦全是自己的歌,《晚風》的翻唱挑戰已經有30萬人參與,最火的版本是個彈著三弦的老爺子,配文寫著“這姑娘寫的調,像我年輕時在草原聽的牧歌”。
“李哥!這……”陳禮舉著手機,欲言又止。
李經紀人和遲叛一起接過手機查看內容。
唐穆清的工作室賬號轉發了孫導的微博,配圖是張錄音室的照片:兩把麥克風并排放在調音臺上,一把纏著銀鏈,一把刻著細小的梅花紋。文案寫著“武俠電影《朔風刀》ost,由唐穆清與遲叛共同演繹,敬請期待”。緊接著,唐穆清本人發了條新動態,是段30秒的音頻,背景音里能聽到木吉他的泛音,她的聲音清清淡淡:“遲叛的《晚風》讓我想起電影的場景,我們合作得很愉快,期待有下次。”
這條動態發出半小時,唐穆清遲叛合作
朔風刀ost
遲叛
樂壇天才三個詞條接連爆了。有人翻出兩年前樂評人對遲叛的評價:“她的旋律是野生的,卻帶著驚人的精準度,像草原上的獵豹,每一步都踩在獵物的心跳上。”如今再看,這話竟成了預言——敢把西北民歌、電子搖滾、古典鋼琴揉進同一套setlist,還能讓全場跟著她的節奏呼吸,這不是天才是什么?
遲叛看著唐穆清那條動態,指尖無意識地敲著桌面。她想起一周前在錄音棚,唐穆清第一次唱副歌時,兩人因為一個轉音爭了半小時,唐穆清不是專業的音樂人,只能說出感覺,最后她抱著吉他改了三版,唐穆清才點頭說“這版有邊關的風了”。
“唐影后這是幫你正名呢。”陳禮趁著他們看手機的時候出去了,此刻端著熱牛奶進來,“現在誰還敢說你‘只會靠臉’?影后和大導都認你的才華。”
遲叛沒說話,只是點開《朔風刀》的半成品deo,耳機里瞬間涌出血色的旋律——有刀光劍影的凌厲,也有大漠孤煙的蒼茫。
她突然笑了,眼角的紅痕還沒褪,笑起來卻像個拿到新玩具的孩子:“本來就不用誰來正名,我的音樂不需要被認可。”
話音剛落,手機又震了。是孫導發來的消息:“剛看了你的巡演錄像,《燎原》最后那段哨音,完全是電影里主角破陣時的感覺,ost再加段哨音吧,就你嗓子里那股野勁兒。”
遲叛回了個“好”,順手把手機揣進兜里,觸到了里面的奶片——是今早拿到的快遞,遠從西北寄過來的,沒有包裝。
她摸了摸那片小小的硬糖,突然覺得,這場火不僅燒紅了江市的夜空,還燒通了她和那片草原的路。
走廊里,李興嶸還在對著電話喊:“不是一線的代言先不考慮,下周巡演還要繼續……對……”
遲叛坐在化妝鏡前,陳禮正幫她卸妝,瓶瓶罐罐叮叮當當的,亮片凌亂散著,像撒了把碎星。她沒看鏡子里那張汗shi卻依舊明艷的臉,只是低頭劃著手機,指尖在屏幕上頓了頓。
是唐穆清的微博。
唐穆清:很棒的演出。[鏈接]
鏈接是演唱會的官方回放,定位顯示在江市。唐穆清是圈內出了名的清冷,除了必要的宣傳幾乎不發動態,更別說主動夸人。遲叛盯著那行字看了幾秒,屏幕的光映在她眼里,忽明忽暗,像藏著兩簇跳動的小火苗。她沒點贊,也沒回復,手指往上一滑,退出了界面,繼續往下劃著粉絲的彩虹屁,嘴角卻沒忍住,悄悄揚起了點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