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韓夜打聽了一下升仙橋的大概位置,便帶著司徒云夢和薛燕離開了狀元面館,離開了南潯鎮。
銀雕展翼,迎風而上。
屋舍、垂柳、拱橋、小河,變得越來越小。
直至,整座水網縱橫、如詩如畫的小鎮隱沒在流云之下。
夜夢燕三人遠離人間,再上云天。
南潯鎮距離太湖的確很近,剛飛到云海之上,韓夜就又看到了那片龐大的太湖云霧,但他感覺這太湖變得很陌生,與他以往印象中的太湖迥然不同。
韓夜曾來過太湖兩次。
第一次是他獨自離開鳴劍堂、孤劍闖江湖期間。
六年前,他為了送一位與家人失散的垂髫男童回家,曾從東山半島上到西山島,光是坐著漁家的船就坐了足足一個時辰,那時候的他,只覺整片太湖煙波浩渺、橫無際涯,彷如一片浩瀚的人間仙境。
順利將男童送到家后,男童的爹娘格外高興、熱情招待,當晚就做了太湖三白給韓夜嘗鮮,韓夜盛情難卻,只好在此逗留了一晚。
夜間,聽島上住民說起太湖,他才驚訝地發現:原來東山半島相距西山島也不過十幾里,而整片太湖,卻足足縱橫百里!
也就是說,韓夜目光所及,不過是太湖的小小一片湖域,如豹之一斑!
這還真是,不到太湖一游,不知神州湖泊之震撼!
第二次再來,乃是在半年前。
身為蜀山弟子的韓夜帶薛燕、星辰乘雕到蘇州降妖,途徑太湖。
彼時,韓夜已經見識過神界的藍天瑤池、黃天金池,從萬丈高空再瞰此湖,依然為它的百里煙波所撼,太湖恰似一只巨大的手掌,而東邊的姑蘇城與之相比,則像一顆小黑豆,一顆即將被太湖巨手抓入掌心的小黑豆。
彼情彼景,就連馳騁六界的天箭手星辰,初來太湖也連連驚呼,被薛燕再次罵作“頭發短、見識也短”。
而現在,太湖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