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自己畫的平安符給阿父阿母和五個兄長都送去,也不怕他們不帶,因為這幾人自從知道清歌把自己關進書房就為了倒騰這個之后,一個個脖子抻的老長,就怕清歌一個不注意就出家做了女冠。
終于到了去白鹿山的時候,何家一家人自然都來相送,樓犇樓垚兩兄弟也來了,借著說話的由頭清歌將包裹著衷心符的平安符給了樓犇,給樓垚的自然是單純的平安符。
感受到里面的衷心符化作一道灰燼,清歌笑了,不過很快清歌就笑不出來了,樓犇的衷心才六十?!這可才剛到及格線啊!
看來這段時間樓犇答應自己不過是看在青梅竹馬的情份上,并不怎么相信自己一個女孩能幫助他入朝堂。
還好只要衷心度能到六十,衷心符就能綁定起作用,看著升到九十三的衷心符,清歌滿意了。
一旁的樓犇自己也說不清為何,只覺得昭君妹妹此時顯得更加可信了。
“阿犇兄長,這段時日我不在家你可要好好進學,若是退步了,我回來可不饒你”。
“好了昭君,你以為都跟你似的嗎?看一遍就能融會貫通,我等可都是普通人”。
“阿犇兄長,妄自菲薄了不是?整個何家書塾誰人不知你的才名啊?你這般說倒顯得我等不知謙虛”。
一旁的樓垚看著這兩個每次考試死死地排在星漢燦爛5加更
白鹿山
白鹿山書院建筑群沿貫自西向東串聯式而筑,坐北朝南,為三進院落,方位格局上布局考究,為大四合院建筑,建筑材質結構主要為石木或磚木結構,屋頂為人字形硬山頂,有御書閣、明倫堂、白鹿洞和思賢臺等建筑。
御書閣又名圣經閣、圣旨樓,閣中主要收藏皇帝御賜,閣為木構建筑,二層,平面呈方形,周環走廊,二層正中有“御書閣”豎額,廡殿頂,閣外柱有題聯:“泉清堪洗硯,山秀可藏書”,因著又天家圣旨藏于內,尋常學子是不能入二層的。
明倫堂,又名彝倫堂,位于白鹿山書院正中,磚木結構,白寺灰瓦,人字形硬山頂,四開間,前有走廊,明倫堂是書院授課的地方,故外懸掛有“鹿豕與游,物我相忘之地;泉峰交映,仁智獨得之天”的對聯。
白鹿山書院算是歷朝最大的書院,許多有名大儒都出自此處,朝堂中半數以上的文官都是來自白鹿山夫子的舉薦,不少寒門學子都以入白鹿山書院為唯一出路。
因為是聽學不宜太過鋪張,清歌只留下了一個車夫和作為侍書的青桔,剩余的護衛仆婦都遣回家中了。
“門房小哥,這是我們女公子的推薦信,還望通報一二”。
清歌并未下車,門房看了一眼收信人的名字,只留下一句“請稍等”,便進去通報了。
不一會兒門房回來放行,還帶了一個婢女帶路,清歌下車隨婢女進去拜訪白鹿山山主,留下青桔去收拾房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