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你倒是會說話,好一個涌泉相報。
”,燕王的話鋒突轉,“不過你是以瓷發家的,北地可沒有豪奢,莫非還想同往日一般與蠻夷交易。
”“民女自是不敢。
但敢問燕王又豈會一直困于北地,南方多豪奢愿為一物擲千金。
”,姜遙不卑不亢的說道。
這番說辭到讓燕王高看了她一眼,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對方敢送,他有什么不敢用的?只不過想到昔日有過一面之緣,喚她過來也只是看看故人。
倒沒想到這小娘子還是一如既往的牙尖嘴利。
兩個人都沒有提另一人。
燕王悅,贊了幾句,便讓管事帶人下去。
原本也只是一時起意,如今得了一個還算滿意的結果,自然也不多為難人。
看了還在議事的眾人一眼,姜遙恭順地跟著帶領她的人出門。
踏出花廳,正午的陽光暖融融的,她方才發覺手腳冰冷。
領人的管事客氣又禮貌,姜遙自然也是,兩個人推辭,之間倒顯得有幾分交情。
如果不提先前幾年姜遙一直拜訪遞的帖子送的禮都在這個管事手上折戩沉沙了。
燕王很忙,忙著議事,忙著商量怎么對抗朝廷接下來調撥過來的十萬精銳。
這些風云攪動都與姜遙無關,她又從以往一般抄起了作瓷賣瓷的營生,聽著燕王在戰場上所向披靡,逢兇化吉。
燕王妃倒是見過幾面,是一位很和藹敦厚的女子。
燕王走后燕王妃平定安撫城中百姓,常招軍中家屬寬撫。
姜遙好賴捐的東西也不少,又有意無意的透露自家弟弟也在燕王軍中,此后每逢宴都少不了姜遙。
燕王妃也曾關心過姜遙嫁娶之事,畢竟姜遙已經二十五六了,算是個老姑娘了。
姜遙猶記得的那天燕王妃問起來的時候,自己愣半天,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居然是宋鶴年的面龐。
那時燕王妃笑著說,“看來姜娘子心中已有心儀之人了呀!”“嗯,我曾和一人許諾若他能從戰場活著回來便贅與我。
”,姜遙神色只恍惚了一瞬,說起這話來微垂的頭更顯得溫婉動人,好像少女家的心事被人戳破帶著一絲淡淡的羞澀。
此番之后,燕王妃待姜遙更是親厚。
可不是嗎?作為一個商人,姜遙愿意將自己的全部身家獻于燕王;作為一個女人,姜遙的親人、情人全部在燕王的軍中。
這可算是真真切切的把自己徹底綁上了燕王的船上,決計再無一絲悔改的可能了。
更何況宋賀年在燕王麾下屢戰愈勇,獨領一隊,而姜誠也在他手下。
以至于彭城之戰結束之后,燕王妃第一時間找來姜遙。
“我本不欲同你說的,前些日子的彭城之戰你知道嗎?”,燕王妃嘆了口氣,斟酌著說道,“你家兄弟和小宋功高勞苦,先登和斬將皆是出自他們這一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