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部雖然剛剛籌備,但也要發揮作用,下次我再看到因為馬洲市教育局的要求,就有主講、副講、助教跟著去應酬,你們都給我滾,我拿錢請你們過來,是讓你們帶著我的核心技術人員在外面瞎逛嗎?一個主講十五萬年薪,不管是誰來請,讓他們先預約,再交錢!‘張安教育’的核心技術人員,沒有那么廉價!”
“語文組韓鐵拐教練在長江鎮的講課費,四十分鐘是兩千塊,這個標準是基礎線,誰敢在外面打折降價,我就開除誰!公關部要牢記,我們的教練員團隊,是高技術人才,你首先要內部予以尊重,什么叫尊重?嘴上喊兩句好老師恩師名師就叫尊重嗎?沒錢你談你媽的尊重的呢?公關部在外面要遮風避雨、忍辱負重,苦頭吃了,甜頭我不會少了你們的。保底百分之一點五的分紅作為獎金池,能拿多少,看實力看態度看結果。”
“你在外面被人打了被人罵了,我會給你做主,打官司有法務,打流氓有保衛科,但是天上下刀子,也決不能讓我們的教練團隊身上落哪怕一滴雨!這一點要牢記!保護好教練團隊,就是保護好營收規模,就是保護好你們的工資獎金還有未來!”
這一通內部發言,劉秘書聽了之后,也反復琢磨,尤其是代入到任課老師的角度,頓時覺得體驗絕妙。
因為對全部的授課團隊成員來講,他們不需要過多考慮工作之外的事情。
一不需要有經濟上的焦慮,不用擔心錢,錢是絕對到位的;二不必去應酬,也就是不必讓自己去應和不擅長的交際場景;三歸屬感和榮譽感拉滿,即便一張獎狀都沒有,但老板的態度、認可、關切,完美地替代了這種精神需求上的功能。
“這他媽十八歲?”
劉秘書越發覺得此行非常必要,同時會見檔次,應當再提一提,不能簡單地將張大安視作一個城東區做投資的企業家之一。
他有特殊性。
所以劉秘書從浴缸里爬起來,稍微擦了擦,裹著浴巾想好了措辭之后,給區里打了個電話。
只要求“張安健康”不搬遷,那是不夠的。
要有更加長遠的眼光,別人沒有,他也必須要有。
很有可能未來進步的重要推動力之一,就是這個“張安健康”。
區里如果“誠意”沒辦法拉滿,劉秘書自己打算咬咬牙,看看張大安這里需要什么,他雖然不是什么“封疆大吏”,該有的人脈還是有的,以前不用,那是沒好的機會;現在很有可能是個絕佳機會,一飛沖天也不是沒可能。
打完電話之后,劉秘書收拾了一下東西,以參觀的名義,坐車前往市里“張安教育”的行政樓,然后看到了“張安教育”之外,還有“張安傳媒”“張安健康”“張安食品”“張安文化”等等多個牌子。
本以為是套娃,但劉秘書認真地了解之后,才發現這是真的有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