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哀怨故事的美好開篇與自己現在的處境也沒有什么不同,至于結局的走向,也只能且行且看了。
狂喜與悲戚都是不必要的。
少女的天性令她忍不住想對母親述說未婚夫對自己的千般愛憐,但是成熟的心智用理性約束自己不再妄想出迷幻夢境般的未來。
眼前的甜蜜未必長久,前方波云詭譎,又無跡可循。
“觀音婢,依照你父親的意思,你可應該是擁有大智慧的龍女,千萬不要做貪吃桑葚的愚蠢斑鳩。
”母親的話,是玩笑,也是箴言。
“我為龍女,我將寶珠輟贈摯愛,我將毒液贐送仇讎。
”青璟輕輕吟誦著,側臥在高氏膝頭,像頑童般抱著母親的小腿,微笑著說:“阿娘放心,我定會保護好自己。
”“起來,你這只調皮頑劣的猞猁,你把我的新襦裙弄得一團褶皺。
我只巴望著唐國夫人見了你這條鬧騰的小母龍不犯頭疼。
”高氏抽走膝蓋,青璟夸張地后仰倒下,黑色長發就像一幅綢緞,柔柔地落在茵褥上,點漆的眼眸里灑落了滿室搖曳的燭花。
“我女紅做得可精細了,國公夫婦肯定喜愛我!又寫得一手好字,可為長輩們謄抄佛經。
又有滿腹廟堂、市井與海外傳奇,與女眷們閑談也不困倦……”長孫青璟咧嘴從茵褥上坐起,膝行到母親背后,勾著高氏的脖頸,笑嘻嘻地說道:“今晚我陪母親,母親需得給我講變文和傳奇。
”“想得美!不講!”高氏將青璟拽到銅鏡前,拿起梳子敲打著女兒后背,“坐好了,頭發都亂得打結了。
我替你梳梳。
”青璟乖巧地跽坐于海獸葡萄鏡前,嘗試著為明天的婚禮準備一堆不同類型的微笑。
她的唇邊與眼角換了數十個不同的幅度,終于牽扯得疲勞不堪,放棄了研習。
她閉眼冥想,任箅梳輕柔地在頭頂與發絲間游走。
母親的力道恰到好處,如和暖春風輕拂曼妙柳枝,如澄澈潭水縈繞款擺藻荇。
高氏哼唱著童年的鮮卑語歌謠,歌聲似乎當空而來,在窗欞上迸濺出千萬道回聲,如清風,似流水,穿行在回廊磚瓦間,縈回在腦畔心尖上。
這不是什么《子夜四時歌》《春江花月夜》,而是她的遠親齊神武帝最愛的《敕勒歌》。
委婉的女聲淺唱低吟,婉轉至極的聲音,蒼涼慷慨的歌詞,搭配出奇異的美感,以一種旁觀者的純真輕柔演繹出諸神時代崇高的憂傷。
于是長孫青璟便再也分不清夢境與現實。
眼前是無邊的苜蓿地,等待戀人歸來的明艷少女,跨著高頭大馬衣錦還鄉的戎裝少年,被風吹開帷幔的突兀青廬,掛在馬鬃上的紫色苜蓿花穗……就在這無限的安適與溫情中,長孫青璟沉沉睡去。
再次轉醒時,天已拂曉。
沉睡的暗藍的天,半醒的紫色的云,殷紅得逼人的霞就這樣層次分明地排布在眼前……長孫青璟披上氅衣,深吸一口仲冬的寒氣,鼻尖卻還縈回著夢里真切的苜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