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好奇地問道:“你給父親母親問過安了嗎?我初時想去,但是大嫂與兩位阿姊都勸我說廟見未成禮,唯恐不便。
我不敢造次,所以特意問你。
”“我也正覺得奇怪。
”李世民頹然坐在鏡臺一邊,與婚禮上意氣風發的少年判若兩人。
“我母親其實是個風趣健談的人,這幾日全不似她平日的模樣。
今日黃昏前去問安,我與她說了幾樁昨日親迎趣事——本以為她會聽得饒有興致,誰料才說到你讓阿彩拿琵琶刁難我,母親就說今日乏了,改日再講——她從不曾對我這般沒有耐性,哪怕是往年氣疾發作時,也喜歡兒女相伴。
現在動不動就攆我走,每次問及病情,總是說‘與往年無甚區別’‘你少啰唣幾句我就安康’,簡直令我疑竇叢生。
”“既如此,我也有話告訴你。
”長孫青璟就原原本本地將獨孤璀說家常時一去不歸,五位阿姊分別為母親造像祈福,李承宗親見不同的醫生出入府邸,四姊借口為了幾個幼童的口角離去半日等種種古怪情狀告訴丈夫。
李世民揉著額角,幞頭松散歪斜,心中似有難言之隱。
躊躇了半日,終于向妻子攤牌:“看來母親的病不似往常那般簡單,我身為人子,卻未能體察,實在慚愧。
幸得你這般機敏,為我尋得真相。
”他思忖半日,突然跽坐正色道:“觀音婢,你可愿與我同心!”“這是自然!”長孫青璟問道,“我既然費盡心機打聽母親病情,自然不是置身事外之人。
你有話盡管道來。
你有何打算?”“無論如何,我今夜將去一探究竟。
我想著母親推三阻四,不令我陪侍左右,終是將病情瞞著我。
若不能晨昏定省,侍疾于膝下,于情于理有愧于心。
我不能再愚孝下去,今夜定要探個究竟,也顧不得母親有何顧慮了。
”“好,我與你同去!”李世民吃驚道:“你不在意被人說閑話嗎?比如未成禮的新婦半夜驚擾舅姑,不成體統之類的……大嫂,阿姊難道沒有反復暗示叮囑你廟見之前勿生事端?”“我不在意啊,外間關于我的傳言不少,譬如瘋癲,譬如乖戾……我又堵不住旁人的嘴,但求所為問心無愧罷了。
”李世民輕輕捏了捏長孫青璟的手,隨即謹慎地松開,臉上交織著快慰與擔憂。
初更四刻時,兩人如約定般起身。
長孫青璟誆騙婢女說看見猞猁在廊前躍過,怕是離開了獸圈,便叫上李世民一同找尋。
兩人從西院一路跑到正寢,竟是暢通無阻。
正寢處婢女見到二郎與長孫娘子,便借口夫人已安睡,勸二人回房。
可巧今日正寢處燈火通明,全然不似已經安睡的樣子。
“你這婢子,真是連撒謊都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