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荀彧朝董昭一拱手,“公仁,我并非貶低文公,還請見諒。”
董昭連忙道:“愿聞其詳。”
“涼州,自永元羌人暴動以來,便戰亂不止,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羌氐等族人錯居一起。這些異族,皆虎狼之輩,好勇斗狠,桀驁不馴。文公雖有才學,卻強硬不足。似涼州那等苦寒之地,民風彪悍,若無強力之人,焉能震懾他們?”
荀彧說罷,停頓了一下,又道:“而今涼州看似平靖,但卻是友學一手打出來的平靜。那些羌人敬服的是友學勇武善戰,而非他才學過人。更何況,派文公前往,那些隨友學征戰的驕兵悍將,可能夠服他?說句不好聽的話,友學鬼薪三歲,而文公卻在這時候前往涼州,分明是把他推進火坑里,必然會遭受那些驕兵悍將的敵視。到時候,文公若強硬起來,那些驕兵悍將,又怎可能服他?”
“這個……”
“所以,這涼州刺史人選,必須要符合幾個條件。”
曹操道:“文若請講。”
“首先,此人必須能令涼州那幫驕兵悍將服帖。
這本身就是一樁麻煩事……王買鄧范,潘獐夏侯蘭,還有閻行成公英,包括步騭那些人,是曹朋一手帶出來的人,一般人又怎可能制服他們?這個人,必須要與友學有極為親密的關系。
這其二,友學在河西,武威推廣屯田,積極恢復西域商路。
一切都已經進入軌道之中。
新任涼州刺史,不能私心過重,擅自廢去友學的此前種種努力,這也是一個麻煩。
而其三……”
荀彧林林總總,說出了一大堆的問題。
曹操聽得,有些發懵。
“文若,你可有合適人選?”
荀彧看了一眼郭嘉,卻見郭嘉面帶笑容,似乎已經猜到了他的心思。
他輕嘆一聲:奉孝,真鬼才也!
“我確有一個人選,但卻不知道是否合適。”
“但說無妨。”
荀彧深吸一口氣,看著曹操,大聲道:“不知主公以為,那城門校尉,武庫令,奉車侯曹雋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