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數名紅澤部落的部落大人出現時,營寨里又是一陣騷動。
不過,曹朋依舊沒有出現。
負責安排這些部落大人的,是步騭步子山。
夏侯蘭率飛眊百騎相隨,那肅殺凝重的氣勢,使得營寨中的眾人,膽戰心驚。
“曹將軍因公務,不能親自來招待諸公。
不過他委托在下,向諸公問好……酒宴已經準備妥當,若有什么需要,只管向賈戶曹提出。”
說罷,步騭上前與檀柘見禮,并與他耳語兩句,就見檀柘滿面春風,連連點頭。
離開時,步騭還向耿慶點頭問好。
并且親切的詢問了耿慶的長子,耿林。
“我家公子對大公子的學識,極為敬重。
他交代我,要好生款待耿大人……明日待jihui之時,在于耿大人好生暢飲一番。”
眾人看耿慶的目光有點不對了!
待步騭走后,秋奴一把拉住了耿慶的手臂,“老耿,你什么時候和曹將軍搭上的關系?”
耿慶滿面紅光,臉上帶著幾分得意笑容。
“我哪有這個資格與曹將軍說話,只是我那犬子……呵呵,你也知道,他平日里就喜好讀書,而曹將軍更是中原極有名氣的名士,所以對犬子稍稍看重一些。”
一席話,令眾人紛紛點頭。
秋奴更贊道:“老耿啊,你卻是養了個好兒子。”
以前,提起耿林,紅澤的部落大人們常是不屑一顧。
在他們眼里,能寫出自己的名字就足夠了,讀那么多的書,又有什么用處?這年月雖說還沒有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說法,可是在塞北之地,讀書人的地位終究是比不得那些舞刀弄槍的豪勇戰士。不過現在看來,書讀的多了,似乎也有好處?
耿慶,頓覺揚眉吐氣。
大帳里熱鬧非凡,耿慶更成了除檀柘之外,最受追捧的人。
朝廷收回河西,已勢在必行。
能夠和曹將軍打好關系,無疑對他們以后在河西的生活,有著極其關鍵的用途。
看曹將軍的做派,似乎對羌胡、匈奴、鮮卑、氐人都不排斥。
否則的話,也不會和檀柘交往密切。
而且,看他的舉動,似乎也不是和以前那般,將漢民凝聚成一個獨立于河西之外的團體,而是打散開來,試圖與胡人和平相處。人常說,胡人好戰!可并不是每一個胡人都喜歡打打殺殺。如果能過上好日子的話,誰又愿意拼死拼活呢?
一切,且看明日見分曉吧!
漢軍為與會的部落大人,準備了特制的‘曹家鍋’,也就是涮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