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你這是要去哪里?,
陳登站在門廊平,喊住了陳群。
“東陵亭。”
“你怎凍又跑去東陵亭了?”
“嘿嘿…東陵有美味,且宜觀江水。”
陳登一蹙眉,苦笑著搖搖頭,從門廊走下來,到了陳群身邊。
“長文,非是我阻攔你。
可你也聽說了,友學如今身負非議,實不宜做事。
家父讓他暫居東陵亭…其實也是想讓他避一避風頭,順便讓他能靜下心來,好生鉆研學問。
但你這樣天天過去,他如何能靜下心呢?………
陳群聞聽,不由得笑了。
“可是,我覺得友學如今,很平靜啊。”
“何以見得?………
“前些天我到東陵亭時…曾在友學書齋中,看到一篇文章。其文甚美,且蘊意深邃。,。我過之后,覺得友學其實心里非常寧靜樣絲毫沒有什么怨恨之意,而且德行越發高明。…,
曹朋,已來到廣陵縣兩個月了!
他原本是征辟而來,陳登打算命他出任督都曹掾之職,循行東部。哪知道,曹朋人還沒有到廣陵,這謠言便已經過來了。說曹朋為人狂傲…且才疏學淺,出身低賤,不懂得禮儀。…
諸如此類的話,不斷傳入陳登耳中。
陳登立刻意識到,這是有人刻意為之。
只是,這謠言出來后,廣陵人衛旌便立刻站出來,證明此事。這衛旌雖說貧寒,但在廣陵…也小有名氣。他這一出現,立刻使得許多廣陵人,生出同仇敵愾之心,勸阻陳登不要征辟曹朋。
陳登也很頭疼,于走向陳珪請教。
陳姥則認為:既然廣陵人都在反對曹朋,那么這個時候任用曹朋,就顯得有些不妥。可人家已經來了,也不好讓曹朋再回去。不如讓他去東陵亭循行,暫時避一避風頭,而后再說。
同時,陳珪認為,曹朋友東陵亭,也正好可以靜下心,好好一書樣
畢竟他這今年紀,正是書的好時候。
陳群對此非常不滿,據理力爭。
可陳珪主意已定,想要讓他改變,也不容易。
況且,陳珪也是為曹朋好。陳群見無力回天,也只好沉默………
只不過,在平時和好友相聚時,他總會有意無意的,與大家說起曹朋,慢慢為他洗去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