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如果我提出好的建議,你不接受,而且又無法給我一個合適的理由,那我就會自動請辭。”
這句話,頗有孫子兵法‘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的意思。你既然要我幫你,那就得聽我的主意。如果你不聽,又找不出理由,那我就離開。
聽上去,似乎是在威脅鄧稷。
可仔細一想,濮陽闿這樣做,也不是沒有他的道理。
畢竟他年歲已經大了,在中原又沒什么發展。你如果愿意聽我的,我還可以幫你。但如果你不愿意聽我的,那我又何必留下來,耽擱時間呢?濮陽闿膝下有子,他必須為自己的兒子做打算。大家丑話都說在明處,合得來就在一起,合不來各奔東西,誰也別委屈了誰……
鄧稷初時感覺很不舒服。
但轉念一想,似乎也沒什么大不了。
你主意好,我就聽;你主意不好,我就不聽。
如果你要堅持我認為是錯誤的事情,那對不起,大家散伙就是。
于是,鄧稷便答應下來。
而曹朋從濮陽闿的這番話里,卻聽出了不尋常的味道。如果一個人不是真有本事,焉能說出這樣的話語來?有本事的人,性子都比較古怪;沒有本事的人,才會維維是諾,言聽計從。
鄧稷需要的是一個幫手,而非跑腿。
如果濮陽闿沒有自己的主意,那鄧稷要他,又有何用?
只濮陽闿這一番話,就足以讓曹朋,對他刮目相看……濮陽闿還有個兒子,名叫濮陽逸,比曹朋小一歲。此次,濮陽逸并沒有跟著濮陽闿一起過來,而是被濮陽闿安排著,去了廬江。
很顯然,濮陽闿自己也不是很看好鄧稷。
也許,在他的想法里,鄧稷肯定是不可能忍受得了他。而他呢,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能走。
所以把濮陽逸送到廬江的好友家中。
鄧稷對此,也是無可奈何。
人家愿意幫他,已經是給足了面子;總不成還要買一送一,未免有些說不過。
對此,曹朋同樣,無能為力……
————————————————————————————-
濮陽闿來到曹府之后,依舊表現的很孤僻,不愛與人交談。
大部分時間,他都是在認真的閱讀海西縣的那些公文和資料。比如當地的人情風物,比如那里的氣候條件……鄧稷呢,每天都會帶著曹朋前去問安。即便濮陽闿對他不太理睬,也沒有流露出半點不滿之色。曹朋跟著鄧稷,也在暗中觀察濮陽闿,試圖尋找他的破綻……
只可惜,濮陽闿清心寡欲。
不好女色,也不好錢帛,生活上更像是一個標準的苦行僧。
每天早上天不亮起床,鍛煉一下身體,然后在書房里讀書。午飯過后,他會小睡一下,時間不超過半個小時。睡醒后,就開始閱讀公文卷宗。晚飯后在附近散步一個小時,回來后洗漱,就寢。用句比較時髦的話,就是隨著太陽勞作,隨著太陽休息,生活很有規律。
這樣一個人,的確是不太好招攬啊
而鄧稷的那位同鄉鄧芝,書信已經派人送過去,至今仍沒有回復。
鄧芝能不能過來?尚在兩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