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白馬寺卿玄碩,本姓袁。
董卓在遷都長安的時候,連帶著當時的白馬寺卿一起帶走。初平三年,董卓被呂布所殺,李催郭汜圍攻長安,使得長安大亂。玄碩持前任白馬寺卿印綬,返回睢陽,接掌了白馬寺,并成為新一代白馬寺卿。不過,他這個白馬寺卿是自封的,并沒有得到朝廷的認可,想想也是,朝廷當時亂成一團,小皇帝自身難保,誰有這等閑情逸致,來理睬這白馬寺卿?
而當時白馬寺殘破不堪,也沒有人愿意擔當。
既然這位袁玄碩愿意出任白馬寺卿,自然也沒人反對。
一晃,七年。
白馬豐比之當初,不曉得繁盛了多少倍,人們也就漸漸認可了玄碩。
同時,玄碩才學淵博,兼通琴、棋。在睢陽七年時間里,他結交了不少朋友,漸漸站穩腳跟。
聽了史阿的介紹,玄碩忙稽首行禮。
“原來是曹八百當面。”
又是曹八百?
曹朋這時候已經反應過來了這曹八百的意思。
想必是取自那,八百字文”就如同蔡邑被稱之為蔡飛白的性質一樣。蔡苞以飛白書而名揚天下,故而尊其飛白為雅稱。曹八百,也是同樣的原因,這種稱呼,也代表當世人對曹朋的一種認可。曹八百的稱號,起于清明之前。當世曹朋忙于出行,所以未曾留意外界的稱呼。
只是,“曹八百,這個名字,實在是太難聽了,…
可這種事又不是曹朋能決定,所以也只能心中苦笑,認可了這個名字。
“這位是張粱張元安,張公子?!?/p>
史阿手指一個青年,為曹朋繼續引薦。
張粱?
那不是太平道的教主嗎?
這家伙,還真敢起名字,居然和反賊同名。
他身材高大,體格魁梧。大約在,bo公分左右,生的孔武有力,相貌英武。
“我曾受過荊州龐元安先生的教誨,未曾想今日,又得識一位元安。看起來,我與叫元安的人,有緣啊?!?/p>
張粱一怔,旋即哈哈大笑。
龐元安就是龐季,龐統的老子。
沒想到曹朋把自己和聞名天下的名士相提并論,張粱對曹朋的好感,頓時倍增。
“此元安族弟,名張泰,字子瑜。曹公子,張公子乃杜夔先生門生,精于音律,是玄碩先生的至交?!?/p>
張泰,生的文文弱弱。
臉上掛著一抹倨傲之色,與曹朋拱手。
“聞曹八百學識出眾,文采過人,不知師出何人?”
靠,拼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