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多粥少,讓很多人都不免感到緊張……
而曹朋,依然悠哉悠哉的生活。外面的事情似乎和他沒有任何關聯,每日里讀書,習武,或者陪老爹在鐵廬中打造兵器,或是陪著娘親和姐姐,在塢堡周圍游玩。秋日的許都,別有一番滋味。龍山楓紅,穎水曲流。山水之間,可令人心思寧靜,更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只可惜,曹朋會的詩詞不多。
否則盜竊兩首出來,也能小小揚名。
許儀每天都會來典家塢里練武,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他已經慢慢的掌握了天罡陣的奧妙。
在里面呆的時間越來越長,漸漸和典滿相等。
鄧范呢,在經過這許久的練習之后,憑借八段錦的功夫,一舉達到導氣入骨,邁入易骨階段。
之后,他便和王買一起,隨曹朋聯系抖槍,滑桿。
為了練這抖槍,曹朋著實費了一番心思。他請曹真幫忙,找遍了許縣周遭方圓百里的白蠟樹。要求很嚴格,最少二十年的樹齡,而且不能有疤痕。采來這些白蠟樹以后,曹朋依照著前世老武師的教法,自行制作。前世曹朋習武的時候,老武師手里有十幾支白蠟桿,專門用來抖槍滑桿。曹朋也曾買過一根,長度比老武師的白蠟桿長,可份量卻遠遠比不上。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由于大肆砍伐的原因,三年的白蠟桿,就已經算得上是高檔貨。
一根好白蠟桿,沉重密實,表面發青,沒有一點疤痕。
筆直如切,桿子頭不能比槍把細多少。發力一抖,桿身直顫。桿頭的振幅不大,卻能持久。
這樣的白蠟桿,才是真正的好桿。
曹朋前世,一直希望能買來一支好白蠟桿,可惜卻未能達成心愿。
后來上了班,這心思也就拋掉,漸漸的淡了……
而今重生三國,僅龍山附近,就有許多二十年,乃至于五十年,百年,甚至上百年的白蠟樹。
曹真讓人為他送來了三十棵白蠟樹,曹朋根據白蠟樹自身的情況,一共造出了五十支長短不一,輕重不同,粗細各異的白蠟桿。而后又根據王買和鄧范的狀況,三人各自選了一支。
曹朋易骨之后,氣力大增。
白蠟桿的份量,已達到十六斤左右。
王買和鄧范的白蠟桿,大約有三十多斤重。每次練完抖槍滑桿,渾身的骨頭架子都是酸痛,但效果卻非常明顯。
至于許儀和典滿……
兩人整天較著勁兒,在校場里闖天罡陣。
他二人自幼習武,練得都是家傳的本事。在歷史上,由于典韋死得早,而典滿當時年紀小,所以并沒有獲得典韋的真傳。雖然在史書中留名,卻沒有什么豐功偉績;許儀的情況不一樣,他在歷史上還是闖出了偌大名頭。最后戰死疆場,也算是馬革裹尸還,了了武將夙愿。
而今,典韋還活著
典滿的未來,將會是另一幅模樣。
但由于他們的底子已經打好,功夫也都有了雛形。再去聯系曹朋的那些套路,就不太合適。
所以他二人只選自己喜歡的練,權當作是戲耍,好過每天枯燥的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