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大聲吼叫,兩個獄吏連滾帶爬的就跑了過來,“小將軍,您有什么吩咐?”
“我們要結拜,給我們……呃,阿福,結拜需要什么?”
拜把子,在東漢末年,并不盛行。
這種行為,雅稱結義金蘭。金蘭是什么?這個說法還出自于《世說新語-賢媛》中的一句話:山公與嵇、阮一面,契若金蘭。
《易-系辭》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人們大都是用這種方式,來表達朋友的交情深厚。可拜把子,結義手足……曹朋覺得,自己好像又上了羅大忽悠的當了。
貌似劉關張,并未桃園結義,只是說他三人‘恩若兄弟’。
曹朋還以為這年頭已經有了拜把子的說法,沒想到……心里不免暗自偷笑:我好像又改變了一樁事情。
好在,曹朋對結拜的禮儀程序,還算了解。
按照后世的習俗,結拜需要在雙方同意之后,選擇良辰吉日,在一個大家認為適宜的地方舉行。可現在的情況是,他們沒得選擇。這種事就是在那一剎那間的沖動,若過去了,就沒了意思。反正也沒有人結拜過,他們也算是開創先河,所以不會有人說他們做錯了什么。
“需一副孔圣人像。”
“干嘛要他的像?”
“孔圣人說:兄友弟恭……你我既然結義金蘭,那自當在孔圣人面前發誓。”
“嗯嗯嗯,阿福說的很有道理。”曹真連連點頭,然后沖著典滿吼道:“阿滿,你什么都不懂,別在這里搗亂。阿福,你接著說……你們幾個,記清楚了,若錯了一樣,小心爾等狗頭。”
獄吏們哭笑不得,只得連連稱是。
這大半夜的,去哪兒弄來孔圣人像呢?
“香案一張……哦,這里有桌案可以代替,就不需要了。然后要備下三牲祭品,豕頭一只,魚一條,卵……八枚,還有活公雞一只。記住一定要活公雞,婦人們結拜才用母雞,懂嗎?”
“懂了,懂了”
獄吏們一開始覺得,這幫少爺在胡鬧。
可聽著聽著,發現還真有那么一點味道。也不知道這位小公子是從哪兒知道的這些,聽都沒聽說過。
曹朋接著說:“一大碗酒,還有八張紙……恩,最后還有八炷香,和一把刀。”
“這么麻煩啊”
曹真也有些目瞪口呆。
“我等結拜,天地為證。所以自然有些麻煩,不如此,怎能天人合一,感動天地呢?”
“沒錯,沒錯”
一幫子沒知識,沒文化的家伙,被曹朋忽悠的暈頭轉向。
曹真說:“都記清楚了沒有?”
“記是記清楚了,可這大半夜的……”
曹真一蹙眉,從懷中取出一塊腰牌,“東西是有些麻煩,不過也容易,你拿著我的腰牌,到車騎府見管家,把我們需要的東西列個單子給他,他自會給你備齊。半個時辰,一定要備好,否則打斷你的狗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