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而已,能惹來多大的事?趙老太爺微皺的眉頭松開,茶已入口。
說書人一段終了,趙老太爺招手喚來跑堂:“給那桌的小童送碟桂花糖糕。
”跑堂的端來糕點,笑呵呵道:“小公子,趙老爺賞的。
”李成澤眼睛一亮,卻不忘規矩,先起身朝趙老太爺的方向規規矩矩行了一禮:“謝趙爺爺。
”趙老太爺微微頷首,忽而問道:“小童幾歲了?在何處進學?”李掌柜連忙起身,恭敬答道:“回老爺爺的話,小兒虛歲六歲,在季秀才處啟蒙。
”“季秀才?”趙老太爺捋須沉吟,“可是城東那位老秀才?”“正是。
”趙老太爺點點頭,又看向李成澤:“方才聽你讀《孟子》,可有不解之處?”李成澤眨眨眼,乖巧道:“回趙爺爺,學生愚鈍,只略懂皮毛。
倒是同窗趙公子學問精深,常與學生論辯……”他并不裝不認識趙老太爺,這種老人精,在他面前做出那種小兒科的假象豪無意義。
趙老太爺目光微沉:“我家明德?他與你論辯什么?”李成澤低下頭,小聲道:“趙公子說……賣藥人家的孩子,讀圣賢書是糟蹋了。
”趙老太爺臉色一沉,手中茶盞重重擱在桌上。
李掌柜見狀,連忙拱手:“小兒頑劣,言語無狀,老父母莫怪。
”趙老太爺擺擺手,沉吟片刻,忽而從袖中取出一塊玉佩,遞給仆下的:“拿去給那小童。
”李成澤接過玉佩,一臉茫然。
趙老太爺淡淡道:“明日著人來趙府書房取幾本書,既愛讀書,便好好讀。
”說罷,起身離去,背影肅然。
李掌柜目送他走遠,這才低頭看向兒子,嘴角微揚:“成了?”李成澤捏著玉佩,笑瞇瞇點頭:“成了。
”如不是在外面,李成澤真想狂笑出聲。
真是不成想,今日還能發筆小財。
趙明德說那話頗不理智,但凡要點臉面的人家,都說不出口這等蠢話。
如今圣天子開科取士,早不是‘龍生龍,鳳生鳳’的年頭啦!前朝那些老爺們把商籍學子當臭蟲攆,現下可好,只要肚子里真有墨水,管你是藥鋪伙計還是豆腐郎,金鑾殿上都給你留塊踏腳磚!這趙家老太爺只要不是老糊涂了,這事兒他都得管。
光看他孫兒,說他家是老爺門弟也是抬舉。
畢竟從他兒子這兒論,趙明德那也是商賈之子!這就好比廟里的和尚,可不能既要吃齋念佛受香火,又想要偷偷啃肘子。
李掌柜瞅著自家小崽子板著包子臉沉思的模樣,心里美得直冒泡!“出息!真出息!”他暗地里搓著手,眼睛瞇成兩道縫。
這小祖宗才將將六歲,那腦袋瓜轉得比他藥鋪里碾藥的銅輪子還溜。
季秀才前兒個還偷偷拽著他袖子說:“老李啊,你家這小文曲星,將來怕是要把縣衙的匾額都照得锃亮!”要說李掌柜平日是愛顯擺兒子不假,可他又不是那等沒成算的憨貨。
每回夸孩子前,總要先把話在牙關里過三遍——夸得太浮了怕折福,夸得太實了又怕招妒。
這不,昨兒個成澤背完《論語》,他硬是憋到鉆進被窩才敢捂著嘴笑出聲。
最絕的是這小祖宗那張嘴喲!前日他腰疼,小家伙竟懂得把艾草包在蒸籠里煨熱了給他敷上,還像模像樣地背什么“身體發膚受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