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姐快講講!”李小囡拖著小竹椅,挨著李金珠坐下。
“四家都不錯?!崩罱鹬槊佳劾锶切?,“一家是府前街福興樓王家,福興樓是咱們平江城數得著的大酒樓,王家家里富庶得很,是他們家老三,自小讀書,說是人也好看得很,就是比你二阿姐小兩歲,不算兩歲,一歲五個月。”
“念書聰明嗎?在哪個學堂?人品最要緊?!崩钚∴锝釉捫Φ?。
“說是挺聰明,就在府學附讀,我沒來得及問你哥哥,說不定你哥哥認識呢。”
“那第二家呢?”
“第二家說是他家老爺在平江織造司領著差使,從八品,這個是長子,跟你二阿姐同歲,說是剛到平江城,在老家考秀才沒考過,他阿爹就讓他到咱們平江城附學,這個我沒怎么看中,家在外地,我舍不得你二阿姐。”
“我也舍不得,不過這得看二阿姐的意思,二阿姐要是就看中了這家,那還是聽二阿姐的?!崩钚∴镖s緊點頭。
“你二阿姐可不像你,想一出是一出?!崩罱鹬樘衷诶钚∴镱^上輕拍了下?!斑€有兩家也是好人家,可比這兩家就差了不少。”
李金珠一口氣說完另外兩家,李小囡點頭附和,確實比前面兩家差了不少。
“最差的那家也比咱們家強多了,他們這都是沖著阿囡來說親的?!崩钣裰榇寡鄣?。
李金珠笑起來,“這話我也講過,大堂嬸講:議親都是這樣,先看族看家,最后才是看人。當初洪家跟咱們結親,不也是看著阿囡,全是看著阿囡呢。
“到現在,大堂嬸講,就算只到現在,洪家這門親也結得值了。”
李金珠輕輕拍了拍李玉珠,接著道:“大堂嬸講,現在人家再上門,不光是看阿囡了,還能看著銀珠,看著學棟,看著咱們李家集呢?!?/p>
“大阿姐講得真好!”李小囡趕緊鼓掌。
李金珠轉頭看向李小囡,唉了一聲,抬手在李小囡頭上撫了撫。
大堂嬸講阿囡的親事最難,她也這么覺得,一想起來,她就睡不著覺,唉,好在阿囡還小,拖幾年還能拖得起。
隔天一清早,李玉珠就趕往皮蛋作坊查看,李金珠天明即起,和梅姐忙著收拾東西,擦洗各處,準備回李家集過年。
李小囡睡到自然醒,從大阿姐和二阿姐帶回來的各樣糕點果子里挑挑撿撿了半天,挑了兩樣,就著茶吃了,抱著一摞帳冊,拿著算盤,到廂房看帳對帳。
廂房正中放著張長桌子,一邊一把椅子,李小囡和哥哥李學棟一人一邊,共用這張長桌子。
李小囡放好一摞帳冊和算盤,再出去一趟端了茶盛了水,把自己那個裝筆墨紙硯的小竹筐拎上來,擺好紙硯,把小竹筐翻了個底朝天,一塊小墨塊都沒找到。
她記得清清楚楚,小墨頭都放在小竹筐一角,有四五塊呢!
李小囡將小竹筐倒了個底朝天,仔細再看一遍,還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