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趟是臨時起意,照顧硯的話說,他和李小囡單人匹馬輕車簡從,李小囡和顧硯到了二門,看著從闊大無比的二門一路延伸出去的馬和人。
顧硯的不提了,她這邊,晚晴和雨亭帶著四個大丫頭二十幾個小丫頭,沈嬤嬤帶著二三十個婆子,據說還有二三十個婆子帶著十幾輛大車昨天晚上已經先啟程過去了。
“看什么?上馬。”顧硯用馬鞭在李小囡肩膀上敲了下。
李小囡踩著上馬石上了馬,出了別業,繞過杭城,趕往平江別業。
……………………
阿武帶了兩匹馬,子時前后就趕到了平江城,李金珠聽阿武說李小囡和顧硯要趕回來祭祀,急忙吩咐大眼套車,趕緊往李家集趕,路上繞到高村集,接上李學棟夫妻,高先生夫妻倆送走李學棟夫妻,收拾收拾,也套了車趕往李家集。
天剛蒙蒙亮,整個李家集就忙碌起來了。
李文華騎著頭騾子急急忙忙趕往昆山縣,李文儒則縱馬趕往平江城。
阿武就知道世子要陪著阿囡做忌日,別的就一問三不知了,照李士寬這幾年的經驗,這事兒,他要是不讓人去說一聲,十有八九就沒人去告訴平江府衙和昆山縣,這事兒可不好不跟府衙和縣衙說一聲。
……………………
顧硯和李小囡一起,帶著成群的丫頭婆子,一路上就快不起來,走一陣跑一陣,趕到平江別業時,天已經黑透了。
羨慕就行動
李小囡和顧硯的車隊剛走出沒多遠,李文儒就帶著幾個小廝迎上來了。
李小囡看著李文儒隔著車窗恭恭敬敬的見了禮,和石滾以及洪伯說了那邊安排,問了這邊的行程等等,安排小廝往各處遞信,自己也急忙趕回李家集。
“不是說悄悄兒的嗎?”李小囡雖然知道沒辦法,還是嘟囔了句。
“這就是悄悄兒的。”顧硯自在的靠在靠枕上,翻看著剛剛送來的公文。
“這就是悄悄兒的?!”李小囡很無語。
“當然,要是照規矩,我陪你回去祭祀省親,那就得有儀仗,首先,從驛路拐向你們李家集那條路先得拓寬,不然儀仗過不去。
“到了李家集,咱們得有歇息更衣的地方,還要駐防,這是有禮制的,你們李家集肯定沒有這樣的地方,那就得建新的。”
顧硯慢條斯理的說著。
“咱們省親祭祀,那這兩浙路的所有官員都得到場,也不是所有官員,品級不夠的可輪不上,他們也得有地方歇息安頓吧,你們李家集有地方嗎?沒有就得新建。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