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沈年一路打聽,從府學東邊沿著湖轉過去,數著過了三座宅子,就看到了和小廝描述的一模一樣的那座宅子。
周沈年從偏在一邊的大門前那盆八仙花,看到大門門頭上掛著的紅燈籠,沿著院子轉到角門,貼著門縫往里看了看,聽了一會兒嘰嘰咕咕熱鬧無比的雞叫聲,接著往前。
宅子后面就是從府學延伸過來的闊大湖面,一個小丫頭面前架著兩根釣魚桿,坐在小馬扎上,正托著腮看著湖面上隨波起伏的兩只浮標。
周沈年過去幾步,伸長脖子往湖面上看了看,低下頭,欠身往前,打量小丫頭。
釣魚
李小囡回頭看向周沈年。
“有魚嗎?”周沈年忙笑問道。
李小囡笑著點頭,欠身往前,將浸在水里的竹簍拽上來給周沈年看。
“喲,你還真會釣魚,這幾條鯽魚不錯?!敝苌蚰晟祛^看著魚簍里四五條魚,笑道。
“家里有半塊豆腐,燉個鯽魚豆腐湯,唉!”李小囡放下魚簍,伸手拽起釣桿,甩上來一條七八寸長的白水魚。
李小囡伸手抓住魚,脫了鉤放進魚簍,眉開眼笑,“托先生的福!”
“清蒸絕佳!”周沈年哈哈笑道。
李小囡從一只破陶片上拿起半條蚯蚓穿好,重新甩下鉤。
“先生不是本地人吧?府學的先生?”李小囡看向周沈年。
“從杭城過來的,我像是府學的先生?”周沈年看了看自己。
“挺像的。”李小囡仔細打量著周沈年。
“我這學問可當不起府學的先生,要在城外一家人家當帳房先生。姑娘住在這附近?”周沈年看著李小囡一身家織粗布衣裳。
這一帶都是有錢人家的宅院,這小妮子大約是哪家的下人,或者是家離這兒遠一些的窮家孩子,專程過來釣魚的。
“不算遠,先生是來訪友的?”李小囡讓出小馬扎,示意周沈年坐。
“不用不用,我還有事兒。算是來訪友吧,這兒景色不錯?!敝苌蚰晷Φ?。
“先生訪到友人了嗎?訪而不遇?”李小囡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