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雯挺失落的,但沈雪寧自己有用,她也不能強迫沈雪寧賣。
雖然不賣,但沈雪寧還是允諾會給她送一些茶油,讓她留著自己吃,這么一說,張倩雯又開心了。
不只是張倩雯,很多人都來詢問沈雪寧賣不賣茶油,沈雪寧都是統一的說辭,一個都不賣。
茶籽摘下來之后,沈雪寧讓人運送到工廠里的空地上晾曬,需要把茶籽晾曬到能搖得響之后再剝殼。
是的,茶籽跟核桃一樣,需要把外面那層青皮剝掉才是里面的果子。
而果子曬干之后才能用來榨油。
想把茶籽榨成茶油,其中的工序還是蠻多的,尤其是剝殼這一步,最耗費時間。
沈寶宏忽然開口:“雪寧,我有個提議。”
沈雪寧好奇問:“什么提議?”
沈寶宏道:“能不能買一個剝殼機,我們這么多茶籽,只是靠人工來剝殼,不知道剝到猴年馬月去。”
沈雪寧認真地思考了一下沈寶宏的提議:“你說的是,我看看市場上有沒有這樣的剝殼機。”
隨后沈雪寧就拿出手機搜索了起來。
這一搜,也的確有結果,有這樣的剝殼機,幾千塊一臺,不僅可以用來剝茶籽,還可以剝蓮子、榛子、瓜子、花生這些,多功能的。
沈雪寧仔細了解了一下,然后下單了一臺,等兩天就能送來了:“買了。”
沈寶宏詫異:“這么迅速。”
沈雪寧收起手機,繼續忙碌:“在之前的工廠下的訂單,自然快了。”
沈寶宏道:“你付尾款爽快,他們干活兒也爽快,挺好的。”
……
幾天過去,豬棚修建好了,沈雪寧驗收了,然后準備招工了。
一聽沈雪寧這里招工,好多人來應聘。
這天上午,工廠門口,烏泱泱站著一百多號人,不僅有中年人,還有年輕人,養豬的活兒怎么會有年輕人來干呢,這讓大家的目光頻頻落向他們,相當新奇。
一位大嬸兒忍不住問了:“年輕人,你們知道這是找跑山豬飼養員嗎?”
二十多歲、長得還不錯的鄭文道:“我們知道啊。”
大嬸兒也沒有惡意,單純地道:“你們年輕人應該去城里打拼,怎么跟我們這樣的人爭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