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能制作更好的紅布嗎?”路易莎說起后,海蓮娜有一些興趣的樣子,但不是對這個化學實驗感興趣。單純從化學實驗的角度來說,這是個淺薄的,沒什么樂趣的,激不起她探索欲的實驗。但美麗的紅色布料,這還是能讓她有一些美好的想象的。
海蓮娜雖然是這年頭少見的對婚姻沒興趣的女人,但她依舊和普通女人一樣愛美,會喜歡漂亮布料做的衣服。
“就我所知是可以的,但到底能不能,還得實驗才知道。”路易莎謹慎地說。這不只是因為她習慣說話不說滿,更是因為理論和實踐之間確實是說不準的,她也不能說一定能在中世紀復刻所知的現代理論,即使這已經是相對很簡單的東西了。
當然,這事兒八成把握她還是有的,而一旦成功,這種用錫鹽做媒染劑的胭脂蟲染就能成為她籌備的染坊的招牌——靛藍和套染綠色都很好,但都太‘平民化’了,這年頭要打響招牌、真正賺大錢,還真就只能是針對貴族的商品,這時生產力和消費能力一起決定的。
穿越中世紀206
找出適合做胭脂蟲染的錫鹽媒染劑并不算很難(當然,
也可能是運氣好吧),總之吩咐下去之后不到半個月就有了結果。錫鹽找了出來,而用這種錫鹽做媒染劑染出來的紅布,
和過去的胭脂蟲紅布對比,顏色的確更正。
從路易莎的角度來說,倒不一定新的這種更美,些許的不同帶來兩種紅色,
品味起來是各有美感的。尤其是見慣了現代繽紛多樣的化學染料出的布料后,各種古代天然染料出的顏色或許沒有那么鮮亮,
卻會覺得更顯高級呢!
當然,
在此時的人們眼中,‘高級感’是不存在的,大多數人都追求鮮艷,越鮮艷越好!
“……經過洗滌了,顏色真的牢固了很多呢!”一個侍女試著洗過了錫鹽做媒染劑染出的紅布,很驚喜地說道。
雖說紅布做的外衣,
其實很少有洗滌的時候,但也不是說完全不洗——這種衣服基本是穿一穿,然后拍拍灰就收起來。哪怕不小心染了污漬,也是局部清洗,盡量都不過水。畢竟是天然織物,加上天然染料染的,只是洗滌一次,那種‘舊感’都會出現。
這方面華夏和國外是一樣的,
像是《紅樓夢》里描繪古代豪門,經常會形容女眷穿的衣服,家里陳設的紡織品,
用‘半新不舊’之類的字眼。這可不是豪門大戶沒錢,又或者故意節儉,而是古代紡織品就是這樣的,只要洗個兩次,就會呈現出半新不舊的狀態。
“這樣就完全合格了……殿下是打算在拉尼開辦染坊嗎?”海蓮娜走過來說道,她并沒有看那侍女手中洗過晾干的紅布,她可比其他人更早見到這個——實驗媒染劑就是她監督完成的,她甚至比路易莎知道的更早、更多。
路易莎點點頭,但也沒有太放在心上。一間染坊而已,即使規模會大了些,產出會多了些,對有大多數人來說都算一樁重要資產,其開辦也不能輕視……對她也實在不算什么。
實際上,她對這家染坊的定位有些像當初在特魯瓦時開辦的肥皂廠。以此時常見的作坊來說,規模確實夠大,可那也只是為整個產業打個樣而已。
她現在主理著拉尼城的一切,那里名義上的領主還是巴爾扎克伯爵,實際卻已經完全由她打理了。
早前她為拉尼城帶去過‘福利’,改造拉尼城既帶來了工作,又真實地改善了拉尼城居民的生活環境,現下已然在拉尼城有了聲望和信任——雖然知道那種統治者視領地為私產的思想要不得,但路易莎本人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更多是想好好建設,而不是隨意壓榨,所以就無所謂了。
就是出于這種好好建設私產的‘狹隘思想’,路易莎是一直想著要給拉尼城找個支柱產業來著。不是說之前的皮革加工、毛皮批發貿易不好,只是一來太單一了,二來路易莎還嫌拉尼城的發展不夠,肯定是要加碼的。
這次也是恰好看到了靛藍染料,一下想到了靛藍和黃染料套染綠色,以及錫鹽胭脂蟲染。有這三樣具有優勢的染布技藝,想來是足夠支撐起一個規模還不錯的染業了——路易莎并不擔心拉尼搶了臨近普羅萬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