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當紀堯姆和路易莎完成了加冕儀式,一切就完全不同了,他們可以天經地義地接手權力。雖說有的國王在繼承王位后,會有不能完整繼承權力,又或者不會使用權力的情況,但這至少不包括紀堯姆。
相對于他的‘武功’,他在‘文治’確實很平庸,但也屬于正常范圍內了。在瓦松并未國力衰微的當下,他身為國王掌控局面并不難。至于說路易三世那些爛攤子,只能說,中世紀的政治體制決定了,國王一般般爛的話,其實沒那么影響大局。
具體來說,西方古代這種集權有限的政體,就是和華夏那種高度的中央集權不一樣。統治者無法深度實行自己統治的結果就是,差一點兒的統治者也不至于流毒太重——最簡單的,大量非王領的領地,相比起受國王的影響,肯定還是本地領主影響大得多。
當然,這不是說當下瓦松的情況就輕松簡單了,只是說還遠未到地獄開局的時候。
事實上,紀堯姆剛剛完成了加冕儀式,西岱還沉浸在一系列慶祝活動中時,他本人就和心腹下屬們開始做各種各樣的事了。在慶祝活動的熱鬧繁華下,卻是西岱的政治地震……甚至慶祝活動還掩護了政治地震,畢竟前者牽扯了大多數不相干人的注意力,讓影響沒那么擴散。
而相比起紀堯姆的復雜忙碌,路易莎的日子就要單純不少了。因為在這個時代,國王在權力的戰場上血雨腥風,王后正常情況下就只需要享受權力提升之后的種種……不,應該說,王后非要去加入權力戰場,那才是大家所排斥的。
相對華夏古代,西方古代的王后和政治、權力聯系是比較緊密的,涉足其中也比較多。但這也是‘相對’來說的,而且即使是這樣,這也不是主流觀念所推崇的。西方雖然沒有‘后宮不得干政’的規矩,但大家也會說一個真正的君王是不該聽信‘婦人之言’的。
所以,本身也不是‘權力迷’的路易莎,這段時間就單純是享受地位變化帶來的自由與眾星捧月了而已。
是的,路易莎絕對不是著迷于權力的人……這或許和她上輩子受過的教育有關,普通的華夏人,很少從小就被教導要成為領導者之類吧?反正她是這樣的。對于政治,甚至是傳聞中的‘辦公室政治’,都有一種好可怕的認知。
權謀斗爭什么的,電視劇里看一看就可以了,現實中果然還是只要過好生活就行了。
之所以這輩子的路易莎還會掌控一些東西,一方面是,按照后世的觀點,那些東西本來就該屬于她。別人的東西她不會多嘴多舌,可是自己的東西不管自己是什么想法,那也是不想讓別人染指的——雖然按照此時的觀念,她作為一個女人,是不應該主張她的‘權利’的。
畢竟這是一個從定義上來說,女人沒有所謂‘權利’的社會。
另一方面,就是路易莎對自己掌握自己命運的堅持了。即使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這個時代根本沒人能做到,男性也不行。但不行與不行亦有差別,路易莎至少不想自己完全受人擺布,真到了必要時候,一點兒反抗之力都沒有。
為了做到這一點,手中多握一些牌是必須的。
所以,出于這樣‘防御性’的目的而加入到權力游戲中的路易莎,會在自己的‘地盤’爆發出驚人的戰斗力。即使現在來說,還沒人要染指她的權力,但她想得到那種情況下,自己會有怎樣的反應。
相對的,自己的‘地盤’之外,她就有余地多了。當紀堯姆統治瓦松開始,她當然也會借由王后的身份,甚至紀堯姆本身,發揮對這片土地,以及這片土地上的人的影響力。但她不會那么強勢、主動,多數時候應該只會順勢而為。
嗯,現在就是這種情況。紀堯姆才剛剛繼位,局面還需要他重新掌控,但他又沒有遇到什么問題,沒有理由的話,路易莎當然不會隨便摻和進去。事實上,這個時候路易莎要是摻和進去了,很難說是在幫紀堯姆,還是在拖后腿。
不管路易莎內心如何想,現實就是,眼下這個社會男人掌握了絕大多數資源,他們排斥著女性和他們分享那些資源。路易莎要是一開始,在紀堯姆立足未穩的時候,就破壞男權社會的規則,一副肆無忌憚的樣子,實際是不會有任何好處的。
“殿下,所有人都在說您任人唯親……在入主王宮后,不僅僅將之前服侍您的人全都帶上了,而且居然完全不用王宮女官,而是全要選擇新人呢!”在西岱宮廷美麗園圃的一處白色亭子里,吉娜笑嘻嘻地對路易莎說起最近宮廷里的流言蜚語。
路易莎滿不在乎地說道:“面對情況如此復雜的王室宮廷,如果我不是‘任人唯親’的做派,那才說明我真是個大傻瓜!”
這倒不是說假話,如果是治理一個國家,太過任人唯親肯定不好。但路易莎現在是在古代社會,以一個王后的身份搞宮廷政治,這種情況下要是不任人唯親,那就是自找麻煩——為了顯示公正大度,所以將原本一直站在自己身后的人落下,又引入一些不知道是否可靠的人?這不是自找麻煩是什么?
路易莎現在其實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入主宮廷,現在西岱王宮實際上的主人依舊是安娜王后,不,應該說是‘安娜王太后’了。名義上男女主人是紀堯姆和路易莎沒錯,但如果重要位置,甚至比較基層的位置,都還是王太后的人,又怎么可以說他們實際掌控了這里呢?
對此,路易莎的做法很簡單粗暴,就是在王宮之中建立‘小宮廷’,另立一套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