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莎當然不會在意這個,她對這種帶有階級壓迫的行禮根本沒什么感覺。不僅不會主動要求,甚至當平民小心翼翼如此時,她還會覺得不自在,甚至心酸。
她盡可能溫和道:“……別擔心,師父,請您像平常一樣煮肥皂就好。千萬別比平常做得更好,更別不計成本什么的,這對我來說很重要?!?/p>
作為一個其實不算保密的技術,這些工人主觀上當然沒有欺騙路易莎的想法。只不過,他們很有可能擔心路易莎不喜歡,或者反感他們生產過程中的一些做法,于是將生產過程‘稍稍美化’一些……路易莎當然不想要這樣。
在路易莎的反復叮囑下,師父和其他人終于開始煮肥皂。因為路易莎要求他們演示全過程,所以他們是從頭做起的——一般很少會這么做事,有些部分如準備原料等,其實會提前做好。
路易莎見他們首先燒草木灰,但似乎不是所有草木灰都可以。因為那些拿來燒的草木明顯集中在幾種品種,而它們可不是最隨處可見的植物。
這時候海蓮娜就給路易莎解釋:“為了得到更多的‘堿’,總是要選用含堿更多的植物,最好的選擇是鹽堿shi地生長的植物或海草。還有人覺得,山毛櫸和一些蕨類的灰燼也有不錯的效果,前者多是制作玻璃時使用。”
路易莎點點頭,就見肥皂工人將那些草木灰收集起來泡水,還加了一些石灰。路易莎想了一下,自言自語:“草木灰……是為了利用其中富含的碳酸鉀,加入石灰的話,就是將碳酸鉀反應成氫氧化鉀,堿性增強……”
“什么?碳酸鉀、氫氧化鈉?”海蓮娜不太明白這兩個詞。
“哦,我是說鉀堿,以及苛性鉀。”路易莎使用了此時的俗稱,至于后世標準的化學名稱,在化學尚處在蒙昧時期的當下,那還沒有呢。
這個時候,其他人就摻和不進兩人的對話了。就連那些煮肥皂的工人,也只是知道平常做肥皂就是這么做的,可不知道里面發生了什么化學反應。
工人開始過濾堿液,過濾得到的堿液拿去加熱。另一邊,肥肉和各種肉類邊角料其實之前已經在熬了,用它們熬出了純粹的油脂——主要是羊油,也摻雜著一些豬油、牛油。
為什么說特魯瓦還保留了不少屠宰業,就能有肥皂行業呢?原因就在這里了。
布魯多本身是一個養羊業比較發達的地區,這些羊主要不是為了吃肉,而是為了它們的羊毛、羊皮。普羅萬最初的紡織業,就建立在本地羊毛之上。特魯瓦的硝皮業,則建立在本土羊皮之上。至于肥皂工可以輕松獲取的大量脂肪,就是屠宰后得到的。
沒有較大的屠宰業,當地根本發展不起肥皂行業。因為那樣脂肪就便宜不了!做出來的肥皂投放到市場上,能有什么競爭力?
堿液煮沸后就可以倒入脂肪,不斷攪拌得到肥皂了。這個過程會很長,海蓮娜就和路易莎聊起了東方的制皂方式:“一般來說,他們不會加石灰得到苛性鉀,弱堿液就直接拿去用了。不過那就不是這樣攪拌了,而是油脂和堿液一起煮,一邊煮一邊攪拌,也能成皂?!?/p>
“其實本土制皂也有那樣做的。”年輕騎士插了一句嘴,最近他幫路易莎跑這件事,也算對制皂業有了一個流于表面、但確實存在的了解。就說道:“不過那樣得到的肥皂用燃料更多,而且生產過程中氣味更濃烈……最近大家都不怎么那樣做了?!?/p>
“不過,過去那樣的才比較常見,所以肥皂工又被稱為‘煮肥皂的人’。”
東方肥皂是植物油制作,制作過程中沒什么難聞味道,但本土制皂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理論上來說,動物油其實也不該有什么味道的,就像路易莎讓普羅萬的精油商人用脂吸法制作精油,如果動物油味道重,那能那樣做嗎?
只能說理論歸理論,實際是實際。制作精油、香膏這種高價值高利潤的商品,就可以選用最好的部分熬油,熬油的過程也有講究,這才能制作出沒什么異味的油脂??墒欠试砭筒灰粯恿耍藭r高級肥皂價格還可以,可普通軟肥皂就是日常用品而已。普通平民不說,至少‘城市中產’,如有手藝的工匠、小商人這種,是能用上的。
由此可知,價格就不可能太高……這樣還能講究什么好油?
路易莎都看見了,熬油的邊角料里,腸油都沒有放過……
“接下來一直這樣攪拌,就能得到肥皂了嗎?”路易莎看了一會兒,發現就和自己做手工皂一樣,接下來就是‘鍛煉手臂’了。心里算計著,這個過程其實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手搖攪拌器,應該是能省力不少,不過那樣可能就不算‘冷制皂’了。
冷制皂也是路易莎上輩子玩手工皂才知道的‘冷知識’,制皂過程中不加熱,沒有機器參與攪拌成皂的,就可以被稱之為冷制皂。因為這樣就能控制制皂過程中的‘熱量’,防止損害原料中各種天然有益成分。
不過‘攪拌’是人手,還是手搖攪拌機來做,其中產生的差異微乎其微。相比起糾結這個,其他生產工序稍微改動一點兒,就能提供比較大的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