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路德維希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呢?書商那些裝幀活兒,他自己只干了一半,另一半其實是路德維希幫忙干的。不僅僅是他本職的插畫,包括抄寫員的風格選定等,他也經常會有一些‘建議’——路德維希這個人,或多或少有些強迫癥和完美主義,他自己畫了插圖,就希望書籍字體等各方面能和自己的插畫風格統一、協調。
當然,書商樂見他‘插手’,就說明他是認可路德維希的,這樣說是他自己品味不俗,倒也不算掙著眼睛說瞎話。
“所以,您這次是來……”收拾好聽到‘王后殿下’的震驚,路德維希強迫自己回到現實——就算王后殿下也是書商的客戶,自己設計、描繪過插圖的書籍被王后殿下買走了,那又怎么樣呢?實際對他的生活并無多大影響。
就像很多工匠也都或直接、或間接地服務于王室,但能從中撈到額外好處的也不多。像書商這樣能直接接觸到王室成員的或許可以,但他這種又受雇于書商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因為王后殿下需要我去辦一件事……”書商下意識左右看看,有些小心地說。
實際說起來事情并不復雜,就是路易莎想做印刷出版這個行業,而要支撐起一個行業,總是需要一些人手的。管理型人才就算了,現在的路易莎作為王后,身邊最不缺的就是這類人了(當然,出色的還是缺)。可專業技術人才,那是另一回事,還是得從民間找。
這位經常出入宮廷,給路易莎賣書的書商之一,就這樣落入到了路易莎眼中。其實和他一樣,也出入宮廷的書商還有兩位,但最后路易莎選擇了他——其他書商各有各的優勢,一位是以‘人脈’見長,總能找到一些絕版古書。
另一位則是專做華麗書籍的,準確地說不是他拿做好的書給路易莎推銷,而是王室有需求了就向他下訂單。那些書往往要用最奢侈的顏料,包括金箔等上色,裝飾上更不吝惜寶石、金銀之類。如果不是訂做,書商也承擔不起做出來卻銷售不出的風險。
所以看來看去,這兩位都不是路易莎要做出版印刷時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倒是路德維希合作的這位書商,本來當初路易莎會看中他帶進宮的書籍,就是因為裝幀設計簡練而優美……這是做印刷書籍也需要的技能呢!
路易莎找了書商,書商察覺到這是改變自己,甚至自己家族命運的機會,興奮到難以置信的同時,卻也沒有昏了頭。他當然知道,王后殿下看中他的原因……那其中還有路德維希的功勞。
他當然可以假裝路德維希無足輕重,但他太看重這次機會了,反而不能獨吞機會。因為他擔心自己一個人做不好,不能讓王后殿下滿意,結果竹籃打水一場空——這就是他來找路德維希的真正原因,他想要拉他輔助自己為王后殿下效力!
穿越中世紀243
路易莎吸收到手下的技術人才當然不只是書商和路德維希,
甚至他們不是最早的。最早的技術人員是她調撥來的金銀匠——金銀匠在此時絕對是高技術人才,各種精密、精巧的東西,基本只有他們有那個知識和動手能力!
當初路易莎要做鐘表就收攏了一批金銀匠,
后來鐘表作坊就成了一個人才篩選基地。其中特別有創造力和雄心壯志的會被挑選出來,進入路易莎一個又一個的‘項目’里,成為技術方面的攻關人員。
這次也是一樣,路易莎要搞印刷出版,
首要解決的就是金屬活字印刷的問題。而又是金屬,又是機械結構的,
一看就是金銀匠的技術范疇(很多金銀匠、鎖匠,
同時還是機械師,會為貴族打造‘機械玩具’,這也是此時的流行),路易莎當然會想到他們。
金屬活字印刷術從技術上并不很難,難的是概念的提出。一旦提出想法就捅破了窗戶紙,在這個國家最出色的機械師們研究下,
很快就試驗出了能用的印刷機——路易莎其實不知道歷史上古登堡發明的金屬活字印刷機是什么樣的,她更了解華夏的活字印刷,畢竟這是歷史課本上有的。
不過,都是活字印刷,多少有些參考性。再加上路易莎有現代人零碎,卻什么都懂一點兒的特性,在諸如機器傳動結構、活字塊的金屬選擇(她至少知道應該用合金,而且是以鉛為主)等上,
她都能給金銀匠以提示。這樣一來,金屬活字印刷機出成果很快也不足為奇了。
只不過,第一臺‘原型機’實在太大了,
能塞滿一個房間。更麻煩的是,操作起來很笨重,印刷也常出現用力不均導致的損毀——當然,這都不是大問題,都有原型機了,剩下的改進工作就是工匠們的事了,不需要路易莎操心。
放下了這些,路易莎才將注意力放到另一大重點‘紙張’上。
“這就是進口自羅蘭西的普通紙張嗎?”路易莎拿著一沓紙左看右看,還是覺得太粗糙了。
自從將注意力放在紙張上起,路易莎就讓人打聽當下瓦松國內紙張生產的情況,并購買來市面上能買到的各種書寫用紙。然后就驚訝地得知,瓦松國內還沒有造紙廠,所有紙張都是從國外進口來的。主要來自羅蘭西,也有巴倫或托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