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精油難得啊,即使用了出油率更高的脂吸法,第一批也只有這么多了……這還是大家一起湊的呢!
阿爾貝確實會來事兒,同時也知道有些時候要‘來事兒’,最好不要一個人出頭,不然是很得罪人的。他準備將第一批出品的香膏、淡香水、精油,挑選最好的,作為一份‘小小禮物’送給路易莎郡主時——他一邊準備,一邊將這個想法告訴了其他人。
其他人當然不會讓他一個人出這個風頭,于是紛紛加入。最多就是讓他這個發起者做代表,到時候由他送去特魯瓦宮廷而已。
大家加入的方式就是提供部分陳化滿一個月的香膏混合液,用來壓榨精油……不然按照預計,香膏和淡香水的量還算看得過去,精油就1小瓶,實在不像樣。
雖然中世紀不像華夏古代,送禮還有數字上的講究,一般成雙成對,喜歡按二、四、六、八的數字贈送。但送多一些顯得體面,這是一樣的。
當從香膏壓榨出酒精,并和之前泡香膏的酒精混合起來,經過簡單蒸發,就得到過去已經非常熟悉的精油時,所有香水行會的成員都松了口氣。雖然依舊不知道,利用冬天的寒冷氣候去結凍,會有怎樣的成品。但現在這樣壓榨得到精油,其實已經很讓人滿意了。
光是13的香膏拿出去賣,就能賺到往年所有的利潤了。剩下的香膏制成淡香水和精油,就是在往年的基礎上多賺的!或許這樣壓榨的效率和品質,不如利用冰凍來得高,但這就是一個定心丸——結凍的辦法是不是真的有用不知道,但就算沒用,壓榨法也是一條足夠讓大家滿意的路了。
而且,無論香膏,還是壓榨法,都和路易莎說的一模一樣。這些一一應驗,本來就給她透露的其他東西增加了可信度,大家的心越來越穩了。
于是,路易莎人在特魯瓦,正主持特魯瓦熱集市時,就接到了這樣一份禮物。
之前路易莎只親自主持過特魯瓦冷集市,熱集市是沒有主持過的。不過二者沒什么區別,多一些夏天才有的特產商品,并不會改變集市的大框架。相比之下,去別的城市主持集市說不定要有挑戰的多……各城集市的區別其實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一起做事的人不一樣了。
越是在中世紀呆得久,接觸的人、事增加,路易莎越能體會到,這個時期是真沒什么‘制度’。一些很簡單,卻又很模糊的規則,再加上天長日久積累的‘慣例’,就讓一切運行了下去。華夏古代如果是‘人治’,那中世紀就是‘人治ax’。
一切的關鍵全在人,因人成事、因人壞事。要想做好、做成一件事,就得學會和相關的人相處、合作,甚至驅使、拿捏他們。
“……看起來,你們成功制取了精油?”路易莎把玩著瓶身高度不超過一根手指的深棕色玻璃瓶。
這就是盛精油的瓶子,用木塞封口,周圍還滴了一圈蜂蠟,這也算很嚴密的封口了。路易莎估計,這樣一瓶大概就50毫升的樣子。
“是的,路易莎郡主……我等真是不知道該如何感激您的指點。這份小禮物,不,它并不是禮物,只能說是第一次得到的成品,我們都覺得應該先拿給您看看。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也希望您還能繼續指點?!卑栘惾莨鉄òl地說道,一點兒看不出他在城堡外等了一天的樣子。
路易莎最近主持特魯瓦的熱集市,正是最忙的時候,今天一早就離開城堡去了城里。這就和今早抵達,來城堡求見的阿爾貝錯開了。阿爾貝卻沒有選擇只是留下口信,人回到旅館等待,也沒有直接去城里找路易莎。
他已經得知路易莎是在忙特魯瓦熱集市的事,當然不會沒眼色地去打擾正工作的人。
他選擇了留在城堡外等待,等待路易莎回來……相比起留下口信,等路易莎有空了傳話給他,他再來宮廷。這樣做的壞處是,路易莎可能在忙了一天后,覺得要見人很厭煩,這顯然是阿爾貝不希望的。
而好處是,這樣尤其顯出了他的殷勤和忠誠。
這種時候就得冒險做選擇了,阿爾貝權衡了一番,想想路易莎之前表現出來的平易近人,覺得對方不太可能會生氣……于是就留下來等了。
路易莎的確沒有生氣,還讓他進了紅塔,拿了冰淇淋招待他……天知道,阿爾貝第一次吃到冰淇淋,就和此時多數第一次吃到冰淇淋的人一樣,真是驚為天人??紤]到眼下正是夏天,他在城堡外等候了快一天,這樣一碗冰淇淋,真是尤其沁人心脾。
“我能指點什么呢?算了……“路易莎也明白對方的‘私心’,不再說一些不會有效果的話。一邊打開香膏盒子和淡香水瓶,一邊吩咐侍女:”拿一個小號的開瓶器來,對,就是平常開葡萄酒瓶的那種。“
路易莎日常其實帶來了不少改變,只不過很多都是小玩意兒,隨手為之就算了。開瓶器算是其中一樣——后世的紅酒開瓶器,哪怕是最傳統的那類,這個時候也還沒有,所以開瓶算是一個很不方便的活兒。
應該慶幸,慶幸這個時候的葡萄酒因為酒精度數不高,釀造技藝也無法和后世相比,基本無法成為陳釀。這樣的話,作為瓶塞的木塞也還來不及腐朽……瓶塞一旦腐朽,此時的開瓶方式,基本就只能眼睜睜看著瓶塞碎屑落到酒瓶里,污染里面的酒了。
當然,也有簡單粗暴的做法,用刀砍斷酒瓶的細頸,這就避免了污染瓶中酒。這事實上,也是后世認知中,一種非常古老傳統的‘開酒儀式’了。其實不怎么必需,但確實很有觀賞效果,能在特定場合烘托氣氛,引來一陣歡呼。
路易莎嘗試香膏和淡香水的時候,阿爾貝就看到侍女拿來了一個橫向把手,下面帶一個鉆頭的玩意兒。這就是開瓶器了,而且是最小號的——這個東西被路易莎發明出來后,用的其實不多,當下倒算是用上了。
畢竟此時的葡萄酒,多數都是木桶儲存。會用玻璃瓶盛裝,一般是那種葡萄酒尤其珍貴。所以為了避免反復開封,影響儲存,釀制好后才會存進小小的酒瓶里。這樣以后喝的時候就能隨喝隨開,不會浪費。
在開瓶器的幫助下,原本應該會很費力的開瓶變得簡單……雖然總說這種最簡單的‘t型開瓶器’用起來也很費力,但這要看和誰比了。和此時用手或者鉗子直接拔相比,開瓶器無疑是好用的,甚至動作都可以局限在‘優雅’的范圍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