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生絲那一隊人馬沒什么可說的,這是每年都要做的事了。只有一件事不同于往年,今年他們還被要求收購一些廢蠶繭、次等蠶繭,這是預備要生產制作絲綿被了——路易莎每年制作絲綿被,是讓別人捎帶來的綿兜子,量始終有限,不過本來就只要夠用就可以了。
阿烏尼奧這邊卻是要把絲綿被當一個正經產業來做了,那量又不同了!
對此夏彭捷還蠻有想法的,他覺得廢蠶繭、次等蠶繭除了運費,幾乎不要錢,到時候絲綿被肯定能賺大錢!比起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真正掙到大錢的絲綢,倒是絲綿被的前景更加確定……所以他是打算先賺這一波快錢的,而且是能賺多少就賺多少!
不只是讓人在東方采購廢蠶繭,次等蠶繭,還讓在羅蘭西采購——羅蘭西的生絲自己都不夠用,他們其實很少在羅蘭西采購生絲,一般都是在東方采購。不過這次為了蠶繭,倒是羅蘭西也有派人過去,就是專為了那些人家不要的蠶繭。
而相比起東行采購的人馬,留下來試養桑蠶的人,責任就要重大的多了!大家都小心翼翼按照之前已經牢記于心的流程養蠶……
主持試養桑蠶一事的是勒布倫夫人,另外她還有幾個助手,都是和她一起去做過商業間諜的人。而除了他們外,她還讓自己的兒女們也加入進來幫忙——勒布倫夫人很有見識,認為阿烏尼奧養蠶繅絲應該能做起來。而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當然是早入局,早掌握技術,后續更能得利!
她能從一個最貧苦的紡線女走到今天,靠自己收入不菲,還受尊敬,就是因為敢于早早加入新行業。
在這上面嘗到甜頭的人,當然也傾向于讓自己的孩子走同樣的路,這大概就是某種‘路徑依賴’吧。當然,說的好聽一些,就是成功者不改變。
從春暖花開起,他們就將帶著蠶卵的紙片,也就是‘蠶紙’包在了毯子里放置起來,這就是保溫催種,要花費一個多禮拜的時間。
再然后就可以將進入一齡階段的幼蠶轉移到蠶筐里了,這時蠶依舊是一顆顆的小黑點,仿佛是黑芝麻一樣,被稱作‘蟻蠶’。但已然從‘休眠’的蠶卵,變成了能動能吃的幼蠶……這樣的一齡幼蠶要小心照料,喂養的桑葉得是擦干凈露水和灰塵后,還切得碎碎的。
這個一齡階段,大概有個三四天吧,之后就是二齡蠶了。二齡蠶就不再是‘顆粒’狀了,至少有了細長的身子,就是渾身灰黑,沒有一點兒潔白肥胖蠶寶寶的樣子。這個階段也有三四天,這個時候蠶都長得很快,能迅速脹滿一個蠶筐,所以再二齡蠶末期就得分盤了。
即一盤蠶分成兩盤,甚至更多盤。
二齡階段過去,就是四五天的三齡階段,這一階段比較特殊,蠶寶寶會蛻皮休眠。也就是經過這次蛻皮,它們才會接近印象中蠶寶寶那潔白肥胖的樣子。這期間,得記得在蠶筐中灑一定量的石灰粉,用來除shi。
蛻皮之后的四齡蠶階段有五六天,這期間的蠶寶寶要特別注意給它們保持干凈清爽的生活環境?;緝商煲獡Q一次蠶筐,之前蠶筐里吃剩下的桑葉梗。以及蠶寶寶本身排泄的蠶沙,卻都得清理出去。
等到四齡階段一過,就是‘大眠’了,這時蠶寶寶最后一次休眠。這次休眠和
穿越中世紀157
蠶的養殖是很有講究的,
絕不是看上去那么簡單!尤其是成產業、大規模養蠶,遇到的問題只會更多。這一點,看養蠶歷史悠久的華夏就知道了,
即使是華夏,桑蠶養殖很長時間里都局限于先發展起來的‘中原地區’呢!
在這方面,阿烏尼奧還只算是個入門的學生,他們原本計劃是試養桑蠶成功的話,
就照搬羅蘭西的做法——羅蘭西因為桑葉生長在春夏兩季,基本就養春夏兩季蠶,
每季一批次而已。
雖然,
桑葉是4月左右發芽,11月發黃落葉,理論上只要有桑葉就能養蠶,這樣一年之中似乎有半年多都能養蠶?但實際總和理論有差距,事實上,古代社會,
一年之中也就是4、5個月能養蠶。
像是秋季雖然也有桑葉,但秋季比較冷的時候,桑葉就結束生長期了。換個說法,那個時候桑葉就算沒有落葉,也不會生長了。之前喂蠶吃掉了桑葉,這一年的桑葉也就結束了。而且,秋天桑葉硬質化嚴重,早秋蠶還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