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拉的伯父顯然認為特魯瓦大有可為,便寫信給弟弟一家,讓同為金銀匠的弟弟也來特魯瓦城尋找前途。
相比起自己的哥哥,克拉拉的父親作為金銀匠沒那么出色。但在維羅納的細金工風格大受歡迎的情況下,他在特魯瓦城也不缺訂單,的確比在老家時掙得多多了。
“克拉拉,你來買面包嗎?”在離家最近的一家面包房門口,面包房的大嬸看到了她,沒等她說什么,就笑著拿出4條面包:“還是老樣子,4個‘枕頭面包’,要白面包,對嗎?”
‘枕頭面包’就是長條形的磅面包,用烤盒制作。因為形狀讓人聯(lián)想到高高的枕頭,就有了這個名字。4個‘枕頭面包’就是克拉拉一家一天的消耗了,因為他們家肉蛋奶都有吃,而且沒有重體力工人,以他們家的人口算是買的少的了。
克拉拉點了點頭,接過對方遞過來的面包,放進自己的籃子里,蓋上了干凈的蓋布。然后才付給大嬸面包錢:“給您錢……對了,您的黃油是從哪兒采購的?我來布魯多3個月了,依舊找不到好黃油!”
“還是我弟弟提醒我,面包房售賣的面包,農(nóng)家黃油的香氣很純正,一定不會錯!”克拉拉說的黃油香氣,其實是為了面包從烤盒里脫模方便,在面團放進去之前,涂在模具內(nèi)壁上的黃油帶來的。雖然只是薄薄一層,但克拉拉的弟弟味覺靈敏,一下品嘗了出來。
“咦?”面包房大嬸露出了有些疑惑的神情:“我還以為你們羅蘭西人不愿意吃黃油,只喜歡橄欖油呢!”
“哦,當然不是,雖然羅蘭西喜愛橄欖油的人家更多,但黃油也有不少人喜歡,比如說我家。”克拉拉立刻強調(diào)道。
“好吧,這是一件好事兒,不至于來到我們這兒吃不慣……哦,黃油對嗎?親愛的,你可問對人了,我們面包房的黃油是從我娘家拿的。我的父親是莊園里的羊倌兒,會制作奶酪和黃油——放心吧,都是賣的!你要多少?下次我去拿黃油的時候替你捎帶一些來。”話說到一半,見克拉拉的表情迅速失落,面包房大嬸連忙加了后面一句。
克拉拉趕緊說了自己家要的量,又付了幾個小錢作為訂金,這才離開面包房,去不遠處的小碼頭買菜——清晨,從城郊來的菜農(nóng)都在售賣自家蔬菜。特魯瓦城有幾個菜農(nóng)市場,說是市場,其實就是約定俗成的聚集地而已。
‘小碼頭’這一處是離克拉拉家最近的,是沿河進城的菜農(nóng)聚集的地方。他們甚至不上岸,就將小船靠近岸沿,朝岸沿路上行人兜售蔬菜。有的家里是養(yǎng)豬養(yǎng)雞鴨的,還會帶來宰殺好的豬和活著的、裝在籠子里的雞鴨。
在挑選了足夠的蔬菜,還有一點兒肉后,克拉拉便把面包用蓋布裹好,抱在懷里。并不和菜、肉一起放在籃子里,以免被‘污染’——要說最近有什么最令克拉拉滿意的,大概就是城里的面包房一起改了主要賣的面包種類。
大圓面包和粗棍面包還是有,但做的最多的就是枕頭面包。這種面包克拉拉在維羅納時也沒見過,但真的很松軟潔凈,有一股好聞的黃油香。雖說還是作為‘主食’的面包,但在克拉拉的感覺里,不比一些點心差,真的很好吃啊!
當然,這也和克拉拉從小就喜歡面包做主食有關(guān)……這倒是和很多羅蘭西人不太一樣。不是說羅蘭西人就不吃作為主食的面包了,只是他們癡迷各種花樣繁多的面條。
因為這種來特魯瓦后才吃到的‘枕頭面包’,克拉拉才對特魯瓦有所改觀,認為這或許也是個不錯的城市。
不過,真正讓克拉拉推翻最初的不喜歡,還是城市里的排污渠修完,全都蓋上石板那天——好像是一天之內(nèi),原本因為到處挖溝渠,亂糟糟的、像是個大工地的特魯瓦城,一下變得整齊、干凈、井然有序了起來。
說起來很奇怪,明明大家只是按照市政府強調(diào)的,上街就靠右通行,窄街就按照街口標注的箭頭單向通行。一開始還有人會弄錯,但幾天之內(nèi)就像是形成了形成了規(guī)矩,越來越順暢——哪怕有行人弄錯,馬車也輕易不會弄錯,因為實在是太明顯了,而且馬車和馱獸逆行還要罰款呢!
一個小小的法規(guī),立刻讓城市原本的擁擠、磕碰、混亂變少了好多。現(xiàn)在克拉拉按‘靠右通行’的規(guī)則走在街道上,也不用擔心撞到什么,或者考慮前面兩輛車馬相撞,導致擠得水泄不通,自己要怎么按時回家。
輕輕松松回到家后,克拉拉準備打掃一遍房子就去準備午餐(平民家庭,基本不吃早餐)。因為打掃要用到水,而且家中用于存水的兩只水桶都空了,她便拿起一只用麻繩系住的水罐去打水——克拉拉家住的這棟房子,前面給一家之主開店,后面才是住人的房間。別的地方都好,但并沒有自己的水井。
好在路易莎郡主同情特魯瓦城里用水不易的市民,求得了領(lǐng)主的同意,于是之前城里用水比較難的社區(qū),都有了噴泉或水井。克拉拉家后面一條短短巷道的盡頭,在一株樹冠茂密的山毛櫸樹下,就有一個新噴泉。
石頭筑成的噴泉底池里盛滿了清泉,靠里面位置,在兩條小魚追逐嬉戲的小雕像中間,有泉水汩汩而出。
克拉拉去打水的時候已經(jīng)有人在排隊了,但好在人不多,她趕緊排了上去。
其他排隊打水的人,大多帶著更大的容器。有認識的鄰居看到她的水罐,就笑著打趣說:“親愛的,你可太難了!你應(yīng)該叫安托萬那個渾小子幫你打水的。”
克拉拉的母親已經(jīng)去世,家里孩子不少,她是長女,所以某種程度上她擔當了‘母親’的職位。加上她的父親忙于工作,所以很多事就只有她自己扛起來,這也導致打水這種事她只能自己來。而她力氣不夠,一次打不多。
至于說‘安托萬’,聽到這個名字,克拉拉的臉一下就漲得通紅——安托萬是特魯瓦城本地人,家在克拉拉家附近,開著一家鐵匠鋪。他的父親是城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盔甲匠人,但安托萬自己似乎對盔甲不感興趣,喜歡造各種各樣的鎖,越復雜機巧越喜歡。
‘安托萬’的父母原本想讓他和一個熟識人家的女兒結(jié)婚,安托萬和那女孩兒也是從小認識的。但克拉拉家搬來的那天,他看到克拉拉跟著裝著家當?shù)鸟R車從他家門前走過,立刻就被她迷住了。向自己的父母宣布,自己只愿意娶那個棕色眼睛的羅蘭西姑娘!
然后他就開始追求克拉拉……克拉拉覺得這太冒昧了,而且她也沒想過要很早結(jié)婚——她今年17歲,這個年齡結(jié)婚,在此時不算晚,平民很少像貴族那樣還是個孩子就結(jié)婚了。
按照克拉拉的預(yù)計,她最早也要到20歲才會結(jié)婚,那時候她最大的弟弟就18歲了,正好說一樁婚事。這樣家里有了新的女主人,可以接替她的角色——克拉拉的父親是金匠,顯然是有經(jīng)濟實力讓自己的長子早一些結(jié)婚的。
但除了嫌安托萬莽撞,克拉拉并不討厭他。安托萬是個聰明有活力的人,長相周正,身材強健高大。但因為還很年輕,并不像他身材相似的父親那樣,讓人首先想到的‘力量’,反而很靈巧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