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作為先驅去豢養牲畜的,你們會和端王的部曲一樣領俸祿,待遇等同于部曲。若是有什么為難之處,可以隨時找駐守的部曲通傳于我。”
話音落下后,學生們中傳來了壓低的驚呼聲。待遇等同于端王部曲,這可是頂好的待遇了!聽說端王部曲每日都能吃上三頓飽飯,還能見到葷腥。逢年過節有獎勵,酷夏寒冬有保障。
學生們并不傻,他們深知在大景光憑苦讀能讀出頭的無異于鳳毛麟角。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離開范家學院后也只能去酒樓客棧做個賬房先生或者文書。能入端王麾下,得到和部曲等同待遇,這已經是他們的造化了!
就沖著這個待遇,他們也要拼了!哪怕天天和豬睡在一處,他們也認了!
“可是……既然部曲中有人會豢養牲畜,那為什么還需要我們?我們也不比部曲能干啊。”
溫珣掃了一眼問出這個問題的學生,很好,終于有人問出了他此舉的初衷。部曲們確實能干,打仗耕地無所不能,可是部曲中文盲多啊,一百個里面能有五個能寫字的就已經很不錯了,而這些能識文斷字的在部曲中都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
前些日子溫珣去薊縣附近豢養牲畜的營房溜達了一圈,發現有幾個部曲連他養了幾只羊都數不過來。后來一問,才驚覺平日里人高馬大的部曲們十有八九是文盲,掃盲工作迫在眉睫。
溫珣對著學子們挑了挑眉:“術業有專攻,部曲能做的事,你們未必能做,反之亦然。你們能識文斷字,有人精通數理有人專于總結。”
“你們過去不只是豢養牲畜,更重要的是吸收前輩們的經驗。部曲和百姓中有很多人有豐富的經驗,只是苦于不會書寫,你們需要用心學習。待學有所成之時,又將自己學會的東西教導給更多的人。你們是學生,也是先生。”
“我需要你們將所學所想的經驗和教訓記錄下來,不斷反思總結最后整理成專業的書籍。你們身臨其境學到的經驗,將會以書籍的方式流傳開來,會成為幽州乃至整個大景在農學上的教學書。我先前說你們是先驅,就是這個意思。”
讀書人誰不想出自己的書冊?!若是能有朝一日看到印著自己名字的書籍,那真是無上的榮耀啊!
學子們這才明白王妃的深意,頓時xiong膛都挺直了幾分。以后誰敢笑話他們是養豬的,他們便能拿出自己的著作甩對方一臉:我養豬能出書,你們能嗎?!
“你們是先行者,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有為青年加入你們。農學的分支太多了,不只是在豢養家畜家禽這方面。大家要記住,你們是先驅,你們有頭腦有智慧,能排除萬難化腐朽為神奇從困境中找出路!”
幾句雞湯一灌,年輕的學子們頓時熱血上頭慷慨激昂。當他們雄赳赳氣昂昂在部曲的護送下離開端王府時,正好和歸來的秦闕擦身而過。
秦闕剛從郡守府回來,瞅著府門口那些頭顱仰得高高的小年輕時忍不住笑了:“一看就是剛和瓊瑯說過話的學生,我家瓊瑯就會鼓舞人心。”
前兩日有十幾個學生被送到了部曲大營,入營之前他們像霜打過的茄子蔫巴巴的,可是等溫珣在膳食堂里面同他們說了兩盞茶后,這群文弱的書生打了雞血似的,出來的時候氣勢甚至壓過了披甲的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