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將黃麻紙遞到了溫珣面前,嬉皮笑臉地說道:“第一眼見小師叔時,師侄我便驚為天人,覺得這世上怎會有師叔這般清風朗月玉樹臨風之人啊!這么好的容顏,這么棒的才學,怎能被泥沙掩埋?現在師侄想給師叔一個展示的機會,來我們文藝兵部吧!憑小師叔的這張臉,表演的時候我讓你站中間!”
溫珣:……
他就不該來勸范嶺,這種厚臉皮的玩意根本不可能傷懷。不過往好處想想,他這師侄倒是個可造之材,都這個時候了,還不忘招人。
范嶺的招人計劃顯然不能成功,溫珣忙得都快起飛了,哪里有空陪著范嶺胡鬧。婉言拒絕了之后,范嶺委委屈屈,就在他哼哼唧唧還想從溫珣這里掏點好處的時候,就感覺自己背心發涼。回頭看去,只見秦闕正不動神色盯著他看。
范嶺又慫了,再也不敢提要求了。
第二日,溫珣和秦闕便帶著范栗和他的兩個師伯以及范嶺折返回了薊縣。離竣工宴還有幾日,溫珣本想著帶著范家人去端王府小住,然而范栗他們卻想先看看被范嶺吹上了天的部曲大營。
車隊離部曲大營越來越近,掀開車簾觀察外面情況的范父子們震驚了。
范栗的兩個孩子,長子名為范琉,是個斯文俊秀的大儒,天生的笑面,寵辱不驚,就算天塌了他都能面不改色。次子名為范璃,生了一副虎相,不怒自威。
這三個以冷靜和淡定出名的范家人,在看到部曲大營前的圍墻時便驚訝地睜大了雙眼:“這是圍院?”
高一丈的院墻由石頭建造而成,每個方向上都開了營門,院墻內每隔百丈便有一座高三丈的瞭望塔,塔臺之上可見身披甲胄巡視的部曲。如此堅固的外墻,加上瞭望塔和巡視的部曲,說是銅墻鐵壁不為過。
范琉恍然大悟:“難怪嶺兒先前說,他根本跑不出營房,這營房和城寨有什么區別?大門一關除非飛檐走壁,不然誰能跑出去?”
瞭望塔上的部曲遠遠就看到了秦闕一行,營房的大門緩緩打開,崔昊帶著幾名統領迎了出來。秦闕和溫珣攙扶著范栗從馬車上下來,范栗攏了攏衣襟,渾濁的瞳孔盯著巍峨的大門久久不能回神。
待眾人步入大營后,范家人更是震驚。他們先前也去過其他的營房,可從來沒有哪一座營房像端王府的部曲大營一樣堅固整潔美觀。眾人贊不絕口,也逐漸明白部曲大營究竟有什么魅力,能讓范嶺心甘情愿地留下了。
當時建營房時,溫珣便留了一棟營房出來。這棟營房就是用來招待范家人這樣的客人的,一入營房,范家人便驚奇地睜大了眼。刷了白石灰的房間溫暖異常,可是他們完全看不到屋中的碳爐在何處。
范嶺興奮地介紹道:“太爺,爺爺,二爺,我們的營房墻壁里面是中空的,有煙道。營房的煙道和膳食房的大灶相連,只要大灶開火,營房里面就有熱氣。”
看到范家人伸手摸索著墻壁的模樣,溫珣和秦闕對視一眼,笑而不語。當時設計營方時,溫珣沒少請教部曲中的能工巧匠。北方的冬季寒冷異常,沒有暖氣人會凍壞,而他們的營房又不是人擠人的大通鋪,也沒辦法做到每個營房里面都燒炭。
好在溫珣有集中供暖的意識,大營中一共設了十所膳食堂,每一所膳食堂能容納千人用餐。要做熟千人的飯菜,膳食堂的灶臺基本全天都得開火。灶膛燃燒產生的煙氣火熱,在寒冷的冬季若是能善加利用,又能節省炭火,又能讓將士們暖和一些。
聽范嶺講解后,范家兩位師伯又細細問了溫珣一些細節。最后二人對視一眼,明白爹為什么一定要讓他們回來了。
營房中的細節可不止中空煙道一點,就在范家人細細摸索時,部曲來報:“王爺,王妃,大將軍王來了!”
營房門外,衛椋帶了他的統領和部將們正在等待。上百人的隊伍看著高大的院墻靜默不語,第一次來部曲大營的將軍們眼底流露著震驚和羨慕。衛椋坐在高頭大馬上,他仰著頭盯著營房西側的瞭望塔:“好塔。”
等待了片刻后,秦闕和溫珣迎了出來。雙方一見面,衛椋便笑著抬起了左手:“提前到來,王爺不會不歡迎吧?”
秦闕還禮之后笑道:“怎會,大將軍王到此,蓬蓽生輝。”
衛椋招招手:“來人,把禮物抬上來。”這時溫珣才看到,原來眾將身后還跟著十幾匹馬車,馬車上滿是纏了紅綢的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