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豪的狗腿子們奉承道:“那窮小子總算回他那個窮縣了,再那邊讀兩年,還不定讀成什么鬼樣子。三年后的科舉搞不好名落孫山,到時候志豪兄你高居榜首,也算一雪前恥。”
同西寧一樣情況的人不少,也有不愿意回來的。
邴溫故見著好不容易返回來的三十幾名學子,考慮到他們三年后都要參加科舉,特為幾人設置了一個大班。
這個大班的授課邴溫故都有參與,甚至七日里至少保證三日由他本人親自授課。
學子們都是各地的英才,聽過邴溫故講課,就知道昔日這位狀元郎是有真才實學的。而且他很多觀點和論題都與從前夫子們講述不同,更加新穎而且鋒芒。
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邴溫故讓玻璃坊那邊加班加點趕制出一批玻璃,這批玻璃沒有送到汴京,而是留在了實驗基地,建起一座座玻璃坊。
吳娘子仳離后,邴溫故仍舊如從前,一如既往讓她當項目負責人。
吳娘子問道:“大人為何要斥巨資建設這一座座精美昂貴的玻璃房?”
邴溫故道:“之前你曾問過本官,冬日里如何種地,這便是答案。”
吳娘子站在玻璃房中,這時候也發現玻璃房的好處了。
玻璃房透明,采光十分好,可以說整日都被陽光籠罩。
邴溫故繼續道:“若是溫度不夠,可以在玻璃房中搭建地爐。到了冬日整日燒著地爐,操持玻璃房中的溫度,自然就可以進行雜交實驗了。”
吳娘子大喜,“大人,其實雜交實驗已經有了一些進度。我相信再經過一個冬日的研究,一定能達到增產。”
邴溫故頷首,“我相信你。正好清凈子那邊研究出了一種肥料,可以用來催產和增產,我已經叫人搬來了,你可以試下。”
吳娘子瞪大眼睛,“大人,你真的不是神仙轉世嗎?”
邴溫故想說自己不相信神仙,可是想到他能轉世來到大庸,遇見南錦屏,便不能這么說了。
“既然百姓們都說我是輔助帝星的將星轉世,那你便當我是將星轉世吧。”
“不用當,大人一定是。”
這同時讓邴溫故想到新的為百姓們增加收入的方法,那就是地籠、火炕、火墻這三樣。
邴溫故既然想到了,就立刻開始開班講課。這些在大庸算是一門技術和手藝了,畢竟是能賺錢的本事。
雖然如此,邴溫故沒有所有百姓都傳授,倒不是怕人人都會,百姓們沒活可干。
而是邴溫故另有打算。他得讓他轄下百姓們明白,只有跟著他的政策走,有了好處他才會想著他們。也得讓一直支持他跟著他政策走的百姓們看見實打實的好處,百姓們才會選擇繼續支持他。
不然跟不跟他的政策走,都有好處拿,時間長了,誰還會跟著他政策走,繼續支持他。
所以這項技術,邴溫故只交給參加掃盲班的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