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因為責任,這么算下來,他血液中流淌的似乎真的是冷漠呢。
邴溫故沒有同南錦屏爭執(zhí),只是溫柔地看著人。什么都不重要,只要這個人陪在他身邊就好。
姜憬淮終于忙完候府的事情,同沈清和一起上門談契約。
邴溫故的條件擺在那里,三人都是痛快的人,沒什么可磨嘰推拉的,當場就敲定了契約。
只不過在最后契約上的名字,邴溫故卻要求換成南錦屏的。
姜憬淮怔住,“寫錦哥兒的名字?”
沈清和也沒想到邴溫故會寫南錦屏的名字,大庸朝官員本身不可經(jīng)商,但實際上有些實權(quán)的那個沒有自己的買賣,只不過明面上推出一個人罷了。實際上的掌權(quán)人還是他們自己。
原本二人以為邴溫故也會找個信得過的家仆,或者直接用家中兄弟,沒想到竟然直接記在南錦屏的名下。
要知道大庸律法,記在南錦屏名下的都算是南錦屏置辦的私產(chǎn),日后二人若是和離,這些便都是南錦屏個人財產(chǎn),全部都能帶走的,半文都沒有邴溫故的份。
而邴溫故竟然能考上解元,同時又是小三元,必然熟讀律法,不會不知道這些。可是他仍舊這么做了。
“邴淵亭,你這人雖然有太多我看不慣的地方,但是不得不說,身為夫君,你絕對是一個良人。”姜憬淮自己是做不到這點的,所以當真有些佩服邴溫故。
邴溫故望向南錦屏,南錦屏也正望著他,眼中盛著密密麻麻的情義。
最后契約以南錦屏的名字簽下,分成就按照之前的約定,每人三成,剩下一成,不拘多少全部用來做善事。
邴溫故給姜憬淮和沈清和簡單講了一些宣傳手段,比如用太子打廣告。
太子都喜歡的萬花筒,那些有錢的小郎君小娘子怎會不追捧。
姜憬淮和沈清和越聽邴溫故的宣傳手段,越覺得這個宣傳絕了。
姜憬淮對邴溫故豎起大拇指,服氣了。
姜家和沈家的實力,很快就選址建了工坊,同琉璃坊簽了合作契約,那邊提供琉璃,這邊生產(chǎn)萬花筒。
一個月后工坊建成,就開工生產(chǎn)了。
至于招人和管理這些,契約上約定南錦屏有權(quán)管理,但實際上南錦屏跟邴溫故都沒有參與,只給了萬花筒的制作方法。
終于在兩個月后,汴京城
狀元郎
右相相請
“天啊,
這生意原來是這么好做的嗎?”南大郎不禁懷疑起來。他自己的豆腐生意可以說就算是很順的,很多人都羨慕他。可是這跟萬花筒比起來,就差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