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溫故雖然認真讀書,但是還是很快發現這點,
他放下書。
“我吵到你了?”南錦屏愧疚問。
雖然南錦屏不認為邴溫故能考中,但是吵到人讀書總歸是不對的。
“沒有。”邴溫故起身坐到南錦屏身邊,
“字帖給我,我檢查一下你的課業。”
南錦屏把這幾日寫的字帖給邴溫故,邴溫故夸贊道:“寫的不錯。”
看著邴溫故鐵畫銀鉤的字跡,再看自己狗爬一樣的字,南錦屏發現這男人睜眼說瞎話的本事越來越強了。
“我當初剛學寫字的時候還不如你寫的好,你能寫成這樣真的很不錯了。”邴溫故鼓勵道。
“是嘛?”南錦屏將信將疑。
“真的,
這種事情騙你干什么。”邴溫故問。
南錦屏道:“這幾個字,我都寫會了,不想再寫了。你再教我幾個。”
邴溫故頷首,“好。”
邴溫故想了下,從自己的書箱中翻出一本《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很早就成書了,作者是東漢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
邴溫故照著書上的內容一一講解給南錦屏聽,遇到什么不懂的地方還會耐心解釋。并且這個字能組成什么詞語,這些詞語又是什么意思,邴溫故都會延伸講一下。邴溫故不要求南錦屏能把延伸的內容記住,最起碼大致有個印象,等到日后再學到這里的時候能輕松一些。
如果遇到四個字的成語,怕南錦屏不理解,邴溫故就現場給南錦屏編個小故事,這種成語故事邴溫故小時候聽過太多,記不住的,自己也能大致編一個。
當然他不止編故事,也會順便再講一下這個成語的出處。
很多成語來源于春秋戰國時期,邴溫故都會順嘴講下跟這個成語有關的真實歷史事件。
比如胡服騎射:
戰國時,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武靈王見胡人(少數民族)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展騎兵。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過南征北戰,趙國成了當時有數的強國之一。1
類似這樣的講法,讓南錦屏聽的癡迷了,邴溫故也發現了這點,南錦屏是一個很喜歡聽故事的人,以后的學習可以由各種各樣的故事引申出來。
邴溫故自己也要學習,就只給南錦屏講了一個時辰。
南錦屏聽的意猶未盡,但是也知道不能繼續纏著邴溫故給他講了,同時他還有些擔心,“溫故,給我講這些會不會影響你讀書?”
邴溫故搖頭,“記得我剛給你講的溫故而知新嗎?那是我名字的含義,也是學習的一種態度。給你講課,也能鞏固我從前的舊知識,我就當溫習了,不會影響我自己的學習進度。”
南錦屏這才放心下來,他拿過一張宣紙開始臨摹起邴溫故的字,現在南錦屏手握千兩銀子,已經不在意這一張兩張的宣紙錢,在此之前他都舍不得使宣紙。同時南錦屏還在心里默默溫習那些小故事。
邴溫故發現南錦屏在讀書方面其實很有天賦,他一口氣教了南錦屏二十幾個字,南錦屏竟然都記住了,臨摹的時候一個都沒再問過他。
邴溫故心中有些小驕傲,不愧是他看上的人,跟他一樣優秀。
南錦屏自己練習,邴溫故也開始看起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