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溫故解釋道:“可以把這種厚重的木板整個掏空,只留下一個框架。然后再把這些木頭雕刻成一個個大小相等的木塊,再在這些木塊上雕刻好字,想用的時候,把這些字排列組合,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文章。這樣就不用每次印刷新的文章,還需要重新刻錄一塊木板。而用過的辛苦刻好的文章的舊木板除卻刊印這篇文章外,就只能放在角落里吃灰。”
匠人們瞪大眼睛,“這確實是一個好主意,既節省原材料,又節省人力,更節約時間。”
邴溫故道:“諸位若是覺得好用,不妨試試。”
匠人們立刻按照邴溫故的說法雕刻了一些方塊字出來,確實好用。
匠人們很是歡喜,便按照邴溫故教授的方法刻錄起來。
不過在實現中,匠人發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無傷大雅,但是確實有些浪費時間。
在南錦屏又一次來經廠的時候,南錦屏便注意到了。
這些方塊字刻好后,被擺在一個個盒子里裝著,分成甲乙丙丁等盒子。盒子外面或者里面有一張紙,紙上是這個盒子的全部字。
大庸字很多,這就導致找起來很麻煩,有的時候看漏一個字,就要找多久,甚至還可能找不到。有找字的功夫,雕刻熟練的匠人都能雕刻一塊新板出來了。
南錦屏就想到拼音來了,如果這些匠人學會拼音,那么找起來就會方便許多。
首字母相同的放在一個盤里就會好找了。
南錦屏便把拼音教給了這些匠人。好在拼音本身不算難,就算頭腦笨些的學生,學了幾天也會用了。然后這些匠人就發現了拼音的好處,有了拼音,再找字,非常便捷,幾乎立刻就能在盒子里找到。
另一頭的琉璃工坊,終于燒制出了玻璃。
第一批玻璃因為技術受限,透明度略微有些欠缺,不過夠用了。
邴溫故早就受夠了衙門里的窗戶,這窗戶是用紙糊的,透明度不好。
邴溫故指揮著人把他所在辦公堂屋的幾間窗戶都換上了玻璃。
褚宏宇等人都看傻了,“大,大人這可是琉璃?”
琉璃啊,價值千金,老貴了,便是汴京城子弟能得一個琉璃制品,都算不易,結果他家大人用來做窗戶玻璃,這也太奢侈了吧。
邴溫故淡定道:“自己工坊生產的。”
褚宏宇這才想起之前邴家建了一個工坊,一開始對外沒講過是什么工坊,開工后遲遲沒有動靜,也不知道究竟是干什么的,原來卻是琉璃工坊。
“怪不得大人看不上縣庫那點銀子,原來大人家里有這生財的生意。”褚宏宇羨慕地看著邴溫故,他家若是有一間琉璃工坊,他定然也會如邴溫故一樣做一個一心只為百姓的好官。
府衙這邊,邴溫故只換掉了他使用的辦公房間。家里那頭,他和南錦屏的寢房和書房全部換成了玻璃,這東西透光性好,南錦屏以后在家中寫書也不會累眼睛。
邴家人和南家人全部趕來看熱鬧,這把兩家人眼睛都看直了。
“當初在汴京城的時候,我就想著若是日后能買上一個萬花筒就算成了。結果我這邊萬花筒沒買上,錦哥兒已經住上了有琉璃的房子。”
南錦屏道:“大哥,溫故說這是玻璃,同西洋人帶來的玻璃制作工藝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