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把小雙兒推出去,她自己也不放心,但是她也沒有任何辦法,家中實在揭不開鍋了。
老嫗無兒無女,臨老在路上撿到一個襁褓,襁褓之中有一個小雙兒。當時小雙兒已經奄奄一息,是老嫗把他抱回來養(yǎng)著。東家要一口米湯,西家要一碗水,祖孫二人就這么相依為命走了這么多年。
祖孫二人家中無地,就靠老嫗平時做工賺點錢活著,這幾年旱情,家中那點錢都掏干凈了,老嫗實在沒辦法了,才想著讓小雙兒去上學。實際上,怎么可能不擔心他呢。
類似的情況有很多,但是好賴有條件卡著,但凡想家中想男孩讀書的,都把家中女孩送來了。
邴溫故對這個結果很滿意。
這時候農家條件都不好,孩子們真的十分不衛(wèi)生。邴溫故組織孩子們洗澡,然后把頭發(fā)都剃掉了,無論男女。
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有些孩子小小年紀受父母影響,不愿意剃頭。邴溫故就用新校服誘惑,這些孩子們就愿意了。
不是邴溫故非要孩子們當和尚尼姑,而是孩子們頭上有虱子,不剃光頭不行的。
孩子們來到縣學的
玻璃
窗戶
“你那邊經廠蓋完了嗎?”邴溫故問南錦屏。
經廠就是印刷社。
南錦屏立刻點頭,
“工匠們已經開工了,我這里想先給縣學的孩子們印一些書。”
“印書?”邴溫故想到什么,問道:“匠人們用的可是活字印刷術?”
“那是什么,
我不知道,沒有問過。”南錦屏對于這些一竅不通。
邴溫故便道:“正好我今日有時間,咱們一起去趟經廠,
我看看他們怎么刊印的?”
邴溫故和南錦屏二人來到經廠,里面匠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干活。
看見二人,
匠人們放下手中的活計,紛紛站起來同邴溫故和南錦屏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