轅固拱手道:“陛下,老臣想親自去邊陲祭拜一番,也好告訴邊陲百姓,陛下對他們的擔憂?!?/p>
“這……”劉徹面色為難。
轅固今年都九十多歲了,這般歲數可經不起舟車勞頓,何況還是冬日。
轅固見他猶豫,再次一拜,“還請陛下成全!”
劉徹沉吟片刻,目光落到桌案旁汲黯送上的奏疏,眸中閃過一絲精光,面上嘆了一口氣,“既然老先生這般說了,朕也不好推辭,這樣,朕讓汲黯隨轅老一起去邊陲祭拜百姓,也讓他看看邊陲百姓過的是什么日子!”
“……”轅固眉梢微揚,最終拱手道:“多謝陛xiati諒!有汲黯,老臣這把老骨頭也安心些。”
劉徹:“他若是照顧不好你,朕就斬了他?!?/p>
轅固:……
他心中無奈,心中對汲黯說了一聲對不起,這次去邊陲,一定要照顧好他這把老骨頭,他這把年紀魂歸天外沒事,但是不能作孽,又牽連其他人
。
次日,劉徹上朝時,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念了轅固寫的祭文,將其夸了又夸。
然后命汲黯護送轅固前去邊陲祭拜在這波戰亂中傷亡的百姓。
汲黯沉默了一瞬,上前領命,沒等劉徹唇角的弧度扯上來,就聽汲黯繼續哪壺不開提哪壺,“陛下,微臣臨走之前,還是要說,給匈奴送檄文,實屬不智!”
眾臣:……
大家心中對汲黯“嘆服”,臨走之前,還沒忘記這事,就不怕陛下一個惱怒,讓他不要回來了。
“……”劉徹嘴角微抽,俯視眾人,最終深吸一口氣,“不給匈奴送檄文,但是你給朕寫一份,朕自己留著?!?/p>
汲黯:……
東方朔:……
這主意怎么有些耳熟,他前兩日見到劉瑤時,與她說起過對檄文這事,才知道是劉瑤先提出來的,與她說了朝堂上關于這事的看法,還有汲黯所做的事情。
他覺得陛下對汲黯反對給匈奴送檄文反應如此大,可能是遷怒的緣故,畢竟汲黯這些年說的不中聽的話多了,陛下也知道他的性子,雖然沒給他升官,可以允了他九卿之位。
不像他,自詡多智,也不曾惹怒過陛下,跟在陛下這么多年,連九卿都沒摸到。
劉瑤聽說后,就拉著他一起想怎么給汲黯脫罪。
他覺得除非汲黯向陛下道歉請罪,否則日后要倒霉。
畢竟陛下有些小心眼,司馬相如給陳阿嬌寫賦,陛下一年都沒忘。
劉瑤后來冥思苦想,讓他勸汲黯也寫個檄文。
當時東方朔就無語了。
本身他的檄文還沒有寫完,去勸汲黯寫,怕是要被他罵個狗血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