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早年為了求學、出人頭地,受盡了苦頭。即使有了真才實學,可沒有門路,也是半生做了無用功,尤其主父偃,他早些年因為家室和性格原因,被許多人針對、嘲諷,更加理解寒門子弟求學謀出路的艱難。
有了科舉,寒門子弟好歹還有一個出路,若是沒有出路,寒門子弟只能等,或者放下身段和尊嚴,學會討好、依附貴族或者權臣,否則就只能等朝廷什么時候再下求賢令,守候機會,自然這個機會他們也要與那些有門路、有背景的權貴子弟爭搶。
劉徹見主父偃如此熱心,就將命他當主考官,劉瑤聽說后,去找劉徹,讓他添上東方朔,表示兩位主考官才能更好監督。
大漢朝第一次科舉,這么重大的事情,日后青史肯定留名。
東方大姨父!她為了他的前途真是操碎了心。
東方朔嘴角抽搐地看著如同小大人嘆氣的劉瑤,“哦,那我謝謝阿瑤了!”
劉瑤恨鐵不成鋼道:“你看看主父偃,你們名字還差不多,怎么前程差這么多,長安人都知道你聰明,可是阿父想要人干活時,就想不到你。東方大姨夫!”
她兩手掐腰,鄭重其事地站在他面前,語重心長道:“你要反思!”
反思?
東方朔無語地看著她,反手指了指自己,“阿瑤。咱們要就事論事,‘主父偃’、‘東方朔’,沒有一個字相同的。”
劉瑤小手捏著下巴,敷衍道:“念起來都一樣。”
東方朔:……
念起來也不一樣。
他發現,阿瑤年紀雖小,但是人與陛下一模一樣的固執。
劉瑤:“東方大姨父,我說的是真的,你要嚴肅對待這次考試,防止有人搗亂、舞弊。”
東方朔點頭:“這個我知道,我與主父偃商量過了,想了好多防止作弊的法子。”
畢竟陛下要考的東西很多,持續時間也長,而且人數眾多。
劉瑤出主意,“你們可以多設計幾套試題,若是泄露了,就采用其他試題……”
東方朔挑了挑眉,眸光精亮,詫異地看著面前滔滔不絕的小女孩。
看著她說的如此上頭,東方朔想起陛下與他們說的事情,試探道:“阿瑤,陛下與我們商議過,若是科舉考試能行,打算每年都舉行。”
“每年?”劉瑤愣了一下,反問道:“阿父需要那么多人才?有那么多錢可以折騰嗎?”
東方朔微微點頭。
他也覺得陛下太貪心,兩年一次或者三四年一次就行,主要是持續不斷,成為大漢的主要選才門路,這樣對大漢、對百姓都好。
東方朔含笑問道:“阿瑤覺得幾年?”
劉瑤脫口而出,“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