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
練劍時,被劍鞘砸到了腳,劉玨眼睛一亮,立馬搶答道:“阿父,腳被砸是天意,你不能哭哦!”
劉瑤欣慰地摸了摸妹妹的小腦袋瓜,“阿玨真聰明!”
因為朝政頭疼,與大臣爭吵時,沒等到小姐妹倆的安慰,劉瑤反而勸他,“阿父,這都是天意,天意給你選了這些大臣,你就受著吧。”
……天意!
天意!
劉徹粗略計算,那四五日,他大概將大半輩子的“天意”都聽完了,都聽吐了。
偏偏兩個小家伙樂此不疲,而且他還發現,阿瑤、阿玨對他的稱呼,快要用“天意”對待了。
……
“阿母,阿父今天臉黑,天意不明啊!”
“阿母,最近我和阿玨要避風頭,你去替我們去哄哄天意吧,明日他不生氣了,我們還去看他。”
“阿姐,今天去找阿父天意嗎?”
“阿姐,天意壞壞!”
“……”
劉徹期間幾次想用武力恐嚇,誰知道還未動她一根寒毛,小家伙就開始嚎“天意難測”,另外一個更小的也是一樣,鬧得那幾次,宮中傳言他打孩子,弄得他左右不是人。
看著上呈竹簡中的“天意”二字,劉徹眉心下意識隆起。
阿瑤說的沒錯,去問術士,恐怕沒有事不牽扯到天意的。
可是瓠子河決確實難辦,與天災做對抗,要耗費的心力和物力太多了,朝中官員心思各異,若是找不到一個穩妥的人,最后多半是將錢仍在水里。
最終劉徹決定還是再派人探查一下,找個會水利的家伙。
大漢太常、少府、司農、水衡都尉等都設有都水宮,都水官不少。
劉徹挑來挑去,最終將名單扔了,將目光落到竇嬰身上。
自從太皇太后逝去,竇嬰賦閑在家許久了,眼看著門庭冷落,他聽說竇嬰之前想要宴請田蚡和好,誰知田蚡壓根沒去。
竇嬰對水利熟悉,觀察細致,曾經數次立功,主張修筑水壩、挖渠、疏浚河流等措施,而且也有手段。
只不過……
他是竇家人啊!
最終,半月后劉徹下旨,命竇嬰率領十萬民夫修復瓠子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