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與婢女不敢打擾。
須臾,就聽劉陵開口,“此事暫時保密,不利于阿兄養傷,你盡力就好。”
老者松了一口氣,“有女君這話,我也輕松了。”
等老者離開,劉陵目光看向院中長勢茂盛的樹冠,冷聲道:“阿夢,派人看著他?!?/p>
“諾!”婢女低聲應下。
半月后的一個清晨,淮南國都城壽春的官吏接到百姓報案,說是淮南王府的一名大夫醉酒溺死在河里……
因為對方是淮南王太子的醫治大夫,早上奴仆沒尋到人去診脈,出府去找時,發現他已經身亡。
官吏查明后,當做意外結了案,劉陵也派人送了一些錢給其家人,大概是不想待在淮南這個傷心地,老大夫的家人將人下葬后,就變賣家產,去往其他郡國了。
劉陵見他們識相遠離淮南,挑了挑眉,也就不再追究,就當是給阿兄積福了。
……
八月,金秋送爽,隨著一場場秋雨,天也越來越涼,與此同時,長安城正在舉行一場“盛會”。
陛下將要在長安城為長公主選侍讀,不看家室、地位,只要品行良好、五歲到十歲的良家女孩都可以參加考試,考試通過者還有金銀獎勵,最后三十人可進入皇宮參加考試,由長公主、陛下親自監考。
說實話,長安吏接到這活后,心里有些忐忑,因為以他對長安的了解,別說女孩,五歲到十歲的男孩識字的都少。
告示貼出去后,長安百姓紛紛看熱鬧,好奇陛下能不能為長公主挑選適合的侍讀。
劉瑤對此沒有多少期待,畢竟古代識字率不做期待。
……
第一波考試,長安一百多坊一共有六百多名女孩參加,分成二十個考場,對于七八歲以上的孩子,監考的官吏還能輕松些,只要警惕她們作弊就行。
但是對于七八歲以下的,除了不作弊,什么事都有可能發生,有的孩子進考場就哭,有的孩子滿院亂轉,有的孩子拿著卷子揪著考官的胡子問答案……
總之,若問這次監考的官吏有什么感想,就是他們寧可去打匈奴,也不愿意給孩子監考了。
九月底,三十名女孩選了出來,劉瑤讓人將她們的名字貼在告示欄中以作公告,還讓人給她們做了一樣的衣服和首飾,承諾這些都可以帶回去,皇太后見狀,也參與了進來,派人教她們禮儀,最起碼到了考試當天不能出大錯。
忙完這些,十月的第一天,三十名身穿粉色小襦裙的女孩跟著女官乖乖地來到宮內,沿途眼睛瞪的大大,仿佛看不夠似的。
人不多,所以考試的地點就安排在昭陽殿的院子中。
劉瑤看著乖乖捏著筆在紙上寫字的小孩們,看了看手中的名單,最大的十歲,最小的六歲,沒一個家室普通的,不是家中有侯爵,就是豪紳或者父母是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