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落蒙恭敬道,“那屬下先在此預(yù)祝大人旗開得勝。”
老實說,自與以落淵再次相遇后,武書總有一種被俯視的感覺。上位者對下位者的俯視,又或者說,強者對弱者的俯視。那種無處不在被憐憫的感覺,總讓武書感覺哪里怪怪的。
難道,他看上去就這么弱小嗎?
又見以落淵上前一步,以落淵心平氣和道,“武少主,在出手前,能說一些我想聽的話嗎?”
會有此問,還是因為以落淵并不確定,武書到底值不值得他全力出手。
而到了這一刻,武書也是想明白,為何以落淵會在此地等他。不是攻占領(lǐng)地,肯定就是試探實力。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互通有無。
引雷谷內(nèi)的確有很多修煉資源,卻只有成功離開引雷谷的人才能夠?qū)⑦@一切占為己有。
猶豫了下,武書直言道,“怎么?到了這一刻,你還依舊認為本少主太弱小,怕一不小心把本少主打死了?”
真實想法被猜到,以落淵多少是有些情緒波動的。不過,以落淵依舊站在那里,多余的情緒只是從他的眼中一閃而過。
有此一幕,武書倒也想多說兩句。
“好吧?那本少主就說些你想聽的。”
“在沒有進入引雷谷前,被少主就對這些話很執(zhí)著。第一句是,大道無情。第二句是,心不死則道不生。”
大道嗎?上來就是大道嗎?以落淵突然覺得,他剛剛是不是下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不如直接動手。
“大道無情?”
“其實,本少主一直很好奇,得道之人皆是高高在上。為何此話總給人一種仰視大道的感覺。既然得道者已經(jīng)領(lǐng)悟出了自己的道,難道此道不能夠為其所用嗎?”
“而說起心不死則道不生這句話,本少主總會想起人間百態(tài),又或者說人性復(fù)雜。若是成就大道,是直接將這一切割舍掉,那么本少主只想說,本少主不適合此道。”
“當然,本少主曾經(jīng)想過很多很多。”
“首先本少主并不是得道之人,并不能從得道的角度看待世間一切,更不能從得到的角度看待大道。其次,本少主并不認為會有多少真正的得道之人會一邊得道一邊記載著得道過程。”
“所以,在想到這些后,本少主覺得,本少主要走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一條遵循本心的道路。”
“而此過程,再結(jié)合本少主在法陣一道的所悟。如不論是布陣還是破陣,想要擁有強大的法陣實力,皆是要對內(nèi)在或外在事物有一定的認知。”
武書一口氣說了這么多,以落淵也是聽得云里霧里的。以落淵覺得,要是武書能夠言簡意賅的將心中所想說出來,或許能夠更好理解。
“這么說吧?本少主此刻之所以會給你一種不一樣的感覺,正是因為本少主進入了一種狀態(tài)。在此狀態(tài)下,本少主給你的感覺是無情的,卻又不是真正的無情。放眼看去,世間百態(tài),盡在心中。”
“當然,你也可以將此狀態(tài)視為神性,一絲能夠站在神的角度思考問題的神性。”最近轉(zhuǎn)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